首页> 儿科> 小儿内科> 母乳性黄疸的发病机理是什么?

母乳性黄疸的发病机理是什么?

发病时间:不清楚

母乳性黄疸的发病机理是什么?

补充说明:母乳性黄疸的发病机理是什么?

2021-11-30 17:42

母乳性黄疸 黄疸 发育 消化 胆红素 茵栀黄颗粒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 肝脏功能 宝宝 肠道 皮肤 眼球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王淑芬 副主任医师 鹤岗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儿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断及治疗。特别是儿科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新生儿疾病等有成熟的经验。

提问

母乳性黄疸的发病机理主要是与宝宝肠道内的胆红素代谢异常有关。

母乳性黄疸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后3~5天出现黄疸,5~7天达到高峰,最高峰也不超过15mg/dL,一般在2周内消退,并会出现反复。主要是由于宝宝出生后肝脏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血中的胆红素浓度升高,出现皮肤黏膜、眼球等部位发黄的现象。一般在宝宝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3~4天达到高峰,最高峰也不超过15mg/dL,黄疸一般会在2周内消退,并会出现反复。

如果宝宝出现母乳性黄疸,症状较轻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茵栀黄颗粒或者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治疗。如果症状比较严重,需要通过蓝光照射治疗或者换血治疗。建议母乳喂养的宝宝,母亲饮食要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吃辛辣刺激、过于油腻的食物,以免加重宝宝的病情。

2021-11-30 17:4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