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营养科> > 补钠为什么不宜过快

精选回答(1)

任正新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体检综合分析和健康指导有一定的经验。

提问

补钠不宜过快以免引起钠离子浓度升高过快、钠离子代谢不全等现象,导致电解质失衡、脑水肿、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的发生。
1.钠离子浓度升高过快
当钠离子浓度快速上升时,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引起细胞内水分转移至细胞外,导致组织水肿。这进一步加重了心脏负担,可能导致心力衰竭。因此,在补钠过程中需要控制速度,以避免钠离子浓度过快增加。
2.钠离子代谢不全
钠离子代谢不全指的是机体对钠离子的摄入、排出和利用出现了障碍,导致体内钠离子浓度异常。这种情况容易引发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针对钠离子代谢不全的情况,可以通过饮食调整进行改善,减少高盐食物的摄入量,如腌制品、熟食等。
3.电解质失衡
电解质失衡是指体内的电解质浓度偏离正常范围,影响细胞内外液体平衡和神经肌肉功能。这可能导致恶心、呕吐等症状。纠正电解质失衡通常需通过静脉注射或口服补充缺失的电解质,例如使用氯化钠溶液或口服补充电解质片。
4.脑水肿
脑水肿是由于颅腔内容积相对固定而脑体积增大所致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其发生机制复杂多样,但都与脑水肿有关。脑水肿可使颅内压力增高,严重时会引起头痛、喷射性呕吐等症状。脑水肿的治疗包括降低颅内压药物,如、甘露醇等,以及针对病因的治疗,如抗感染治疗。
5.肾功能损害
肾功能损害会影响肾脏排泄钠的能力,导致钠离子在体内积累,进而引起水肿和其他相关并发症。这可能会加剧水肿、高血压等问题。对于肾功能损害患者,应限制钠的摄入量,同时注意保护肾脏健康,可通过服用保肾药物来缓解病情,如尿毒清颗粒、海昆肾喜胶囊等。
建议定期监测血钠水平,特别是在补钠期间,以避免钠离子浓度过高。必要时,可以进行血液生化检查和尿液分析,以评估肾脏和电解质代谢状况。

2024-02-29 16:3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是高渗性脱水的临床表现。高渗性脱水是指水和钠同时丧失,但缺水多于缺钠,故血清钠高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当缺水多于缺钠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增加,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醛固酮分泌增加,钠和水的再吸收增加,以维持血容量。如继续缺水,细胞外液渗透压进一步增高,细胞内液移向细胞外,最终是细胞内缺水的程度超过细胞外液缺水的程度。脑细胞缺水将引起脑功能障碍。

  • 症状起因:病因主要有: a.摄入水量不足,如外伤、昏迷、食管疾病的吞咽困难,不能进食,危重病人给水不足,鼻饲高渗饮食或输注大量高渗盐水溶液等; b.水丧失过多,未及时补充,如高热、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气管切开、胸腹手术时内脏长时间暴露、糖尿病昏迷等。

  • 可能疾病: 低渗性脱水 老年人脱水 脱水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内科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