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消化内科> 食管> 食管下端括约肌松弛的原因

医生回答(1)

裘土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消化内科

提问

食管下端括约肌松弛可能是由遗传因素、长期精神紧张、食管裂孔疝、贲门失弛缓症、胃食管反流病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遗传因素
由于家族中存在相关基因突变,导致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异常。针对这类患者,可以考虑使用促动力药物进行治疗,如莫沙必利片、多潘立酮片等。
2.长期精神紧张
长期的精神紧张会导致植物神经紊乱,进而影响到食管下端括约肌的功能。对于这种情况,建议患者放松心情,适当转移注意力,缓解压力。必要时可遵医嘱服用抗焦虑药,比如盐酸帕罗西汀片、氯硝西泮片等。
3.食管裂孔疝
当发生食管裂孔疝时,膈肌上的部分腹腔脏器会通过扩大的食管裂孔进入胸腔,对食管下端造成压迫和牵拉,引起括约肌功能障碍。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腹腔镜下微创手术以及开放性手术两种方式。
4.贲门失弛缓症
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原发性食管运动障碍性疾病,主要是由于食管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致,使食管失去正常蠕动而呈持续性痉挛状态,食物不能顺利通过贲门而滞留于食管内,从而出现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等症状。本病通常采用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皮下注射肉毒素A、口服钙离子拮抗剂如硝苯地平片、盐酸阿米替林片等。
5.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是由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失调引起的,其会引起胃内容物逆流入食管,刺激食管黏膜,导致炎症反应和损伤。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来进行改善,例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
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饮食调整,避免暴饮暴食,减少咖啡、酒精等可能诱发胃食管反流的食物摄入。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2024-02-27 09:1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适用药品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

1.重症抑郁(MDD)的治疗:重症抑郁主要表现显著或持久的情绪低落或燥动情绪(至少持续2周),主要包括以下症状:情绪低落、兴趣减少、体重或食欲明显变化、失眠或嗜睡、精神运动兴奋或迟缓、过度疲劳、内疚或自卑感、思维迟缓或注意力不集中、自杀企图或念头。2.广泛性焦虑(GAD):表现为过度的焦虑和烦恼,至少持续6个月。主要有以下症状:烦燥不安、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兴奋、肌肉紧张和睡眠障碍

奥美拉唑镁肠溶片

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和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是因为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俗称“烧心病”,因为正常情况下胃酸只存在于胃中,当反流人食管时灼烧或刺激食管而产生“烧心感”。常常发生于饭后,因为食管括约肌帐力减弱或胃内压力高于食管而引起。胃内容物长期反复刺激食管黏膜,尤其是食臂下段黏膜而引起炎症,该病经常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或食道裂孔疝等病并存,但也可单独存在。根据症状不同,分别属于中医“吞酸”、“吐酸”、“噎证”、“胸痹”等病证。)与抗生素联合用药,治疗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十二指肠溃疡;治疗非甾体类抗

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 1.糜烂性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 2.已经治愈的食管炎患者防止复发的长期维持治疗 3.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的症状控制 4.与适当的抗菌疗法联合用药根除幽门螺杆菌,并且愈合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的十二指肠溃疡,防止与幽门螺杆菌相关的消化性溃疡复发

普鲁卡因泛酸钙胶囊

用于神经衰弱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病症(如失眠疲劳焦虑、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症状)。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