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脑瘫> 脑性瘫痪> 脑性瘫痪宝宝的症状

医生回答(1)

葛苡寅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神经内科

提问

脑性瘫痪宝宝的症状包括运动发育迟缓、肌肉紧张度异常、姿势不稳、喂养困难以及过度或不足的反射活动,这些症状可能伴随终身,建议及时就医以评估和管理。
1.运动发育迟缓
脑性瘫痪是由于大脑未成熟时受到损伤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影响了正常的运动发育进程。主要表现为坐立、爬行和行走等大运动发育延迟,可能伴有精细运动技能落后如抓握物体。
2.肌肉紧张度异常
脑性瘫痪患者的大脑皮层受损,会导致肌张力控制失调,从而出现肌肉紧张度异常的情况。这种异常可能包括肌张力增高或降低,使患儿感到僵硬或软弱无力。
3.姿势不稳
当脑部受伤后,可能会导致小脑的功能受到影响,无法正常调节身体平衡,进而引发姿势不稳的现象。患者可能出现头部前倾、左右摇晃等情况,在站立或走路时尤为明显。
4.喂养困难
脑性瘫痪患者的吞咽功能可能存在障碍,这可能是由大脑中负责协调这些动作的区域受损引起的。这可能导致呛奶、呕吐或其他进食相关的问题。严重时可导致营养不良。
5.过度或不足的反射活动
脑性瘫痪患儿的脊髓和周围神经受损,可能导致某些原始反射持续存在或消失延迟。典型表现为过度活跃的反射如巴彬斯基征阳性,或缺乏保护性反射如交叉伸腿试验阳性。
针对脑性瘫痪的症状,建议进行头颅MRI以评估脑部结构异常情况,还可以通过神经系统检查、血液生化检查来辅助诊断。治疗措施主要包括物理疗法、职业疗法以及必要时的药物治疗,如脑蛋白水解物片、甲钴胺片等神经营养类药物。家长应注意定期监测孩子的生长发育指标,确保提供安全且支持性的环境,以减少潜在的风险。

2024-02-01 23:4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