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普内科> 现场急救常用的方法包括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现场急救常用的方法包括心肺复苏、止血、固定、疼痛管理、抗休克治疗。
1.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通过胸外按压建立人工循环,并给予开放气道、人工呼吸以恢复自主呼吸。适用于突发心跳骤停导致的心脏疾病患者。在院前急救中,尤其是在公共场所发生紧急情况时。
2.止血
止血是通过压迫伤口附近动脉或使用敷料来减少出血量,防止进一步失血性休克。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出血性疾病都有一定的效果。在任何可能导致大量出血的情况下都应立即实施。
3.固定
固定是指利用绷带或其他支撑物稳定受伤部位,防止进一步损伤软组织。适合因跌倒等原因造成的骨折或关节脱臼等创伤。特别是在搬运伤者过程中需保持固定状态。
4.疼痛管理
疼痛管理涉及使用非处方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缓解急性和慢性疼痛。用于减轻手术后、车祸伤害或其他身体损伤引起的短期剧烈疼痛。确保遵循正确的剂量指导原则。
5.抗休克治疗
抗休克治疗旨在通过补液、提升血压等方式维持血液循环稳定,防止器官功能衰竭。针对严重创伤、大出血等情况引发的低血容量性休克。在急诊室中关键步骤之一。
在实施现场急救时,始终记住评估环境安全,确保自身安全后再进行救助。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及是否有其他伴随症状,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措施。

2024-03-18 08:1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失血性休克 (血脱)

大量失血引起休克称为失血性休克(hemorrhagic shock),常见于外伤引起的出血、消化性溃疡出血、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妇产科疾病所引起的出血等。失血后是否发生休克不仅取决于失血的量,还取决于失血的速度。休克往往是在快速、大量(超过总血量的30~35%)失血而又得不到及时补充的情况下发生的。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