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心血管内科> 房颤> 血小板减低可引起房颤吗

血小板减低可引起房颤吗

发病时间:不清楚

血小板减低可引起房颤吗

补充说明:血小板减低可引起房颤吗

2023-06-21 14:02

房颤 血管 病毒感染 再生障碍性贫血 心脏 醋酸泼尼松片 地塞米松片 脾脏切除术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王俊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三高相关的代谢性疾病,各种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以及冠心病的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

提问

血小板减低通常不会引起房颤。

血小板是血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参与凝血,并且血小板还有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血小板减低通常是由于病毒感染、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原因所导致。血小板减低通常不会引起房颤,因为房颤主要是由于心脏疾病所导致,血小板减低并不会引起房颤。

血小板减低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醋酸片、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也可通过脾脏切除术进行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多吃富含营养的食物,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2023-06-25 16:4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房颤 (心房颤动,心房纤维颤动)

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Af)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是由心房主导折返环引起许多小折返环导致的房律紊乱。房颤总的发病率为0.4%,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房颤时心房激动的频率达300~600次/分,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且不规则,有时候可以达到100~160次/分,不仅比正常人心跳快得多,而且绝对不整齐,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我国大规模调查研究显示房颤患病率为0.77%,男性房颤患病率(0.9%)高于女性(0.7%),80岁以上房颤患病率达7.5%。此外房颤患病率的增长还会与冠心病、高血压病和心力衰竭等疾病的增长密切相关,未来50年房颤将成为最流行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