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心血管内科> 心肌梗塞> 血清肌红蛋白测定

精选回答(2)

刘祥礼 主任医师 日照市中医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各种内科疾病。

提问

通常情况下,血清肌红蛋白测定是通过抽血化验的方式进行检查,可以判断身体是否存在心肌损伤的情况。

血清肌红蛋白是一种小分子色素蛋白,在心肌和骨骼肌组织中含量比较高,在心肌损伤的早期就可以升高,而在心肌损伤后4到6小时肌红蛋白才开始升高,10到24小时达到峰值,其正常值一般小于30μMOL/L。如果患者的血清肌红蛋白数值偏高,可能是由于心肌损伤、骨骼肌损伤等原因导致的,比如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骨骼肌损伤等。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通过心电图检查、心脏彩超检查、冠状动脉CT造影检查等方式明确诊断。如果确诊为心肌损伤,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辅酶Q10、二磷酸果糖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饮食上注意保持营养均衡,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西红柿等,有助于补充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2018-12-24 18:04

举报

邓燕 主治医师 云南省精神病医院 三甲

擅长: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如尿道炎,膀胱炎,肾病,结石等,男性、女性疾病及精神心理疾病等。

提问

肌红蛋白(Mb)是一种氧结合血红素蛋白,主要分布于心肌和骨骼肌组织。在急性心肌损伤时,Mb最先被释放入血液中,在症状出现约2-3小时后,血中Mb可超出正常上限,9-12小时达到峰值,24-36小时后恢复正常。肌红蛋白灵敏度高但特异性低,临床上需结合其他心肌标志物联合检测,结合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等检测指标,更好地避免了肌红蛋白单项检测造成的漏诊和误诊。

2017-12-13 23:21

举报

医生回答(2)

陈肖贤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血清肌红蛋白正常值:
  
  (1)ELISA法:3.5~22.8ng/ml。

  (2)RIA法:健康成人血清29±16.3μg/L。

2014-05-26 14:39

举报

黄颖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你好,血清肌红蛋白值变化最明显的时期为心肌梗塞或心绞痛发作后的4~12小时。发病后24小时内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AST和LDH,并且其值的高低与急性心肌梗塞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有关。血清肌红蛋白测定不仅可作为急性心肌梗塞的早期诊断指标,而且还可作为预测心肌梗塞的程度、范围、性质和预后的指标。由于骨骼肌损伤、剧烈运动、休克、严重心力衰竭,以及肾功能衰竭均可引起血清肌红蛋白值升高,因此在用血清肌红蛋白值作急性心肌梗塞的早期诊断时必须结合临床进行分析

2014-05-26 14:3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