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消化内科> 二糖酶缺乏症> 二糖酶缺乏症饮食指南

医生回答(2)

李周岚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二糖酶缺乏症的饮食管理需要遵循低乳糖食品、低果糖食品、低蔗糖食品、低异麦芽糖食品、低棉子糖食品等原则。但需注意,这些食物并不能直接治疗疾病,患者仍需定期就医并按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
1.低乳糖食品
低乳糖食品是指经过加工处理后,乳糖含量较低或不含乳糖的产品。对于二糖酶缺乏症患者而言,摄入这些产品可以减少乳糖不耐受症状。 食用低乳糖食品通常不会引起明显的不适反应,如腹胀、腹泻等。
2.低果糖食品
果糖主要存在于水果中,对于二糖酶缺乏症患者来说,摄入过多果糖可能导致消化不良等问题。 过多摄入果糖可能会导致腹泻、腹痛等症状加重。
3.低蔗糖食品
蔗糖是一种双糖,在体内分解为单糖后才能被吸收利用。二糖酶缺乏症患者由于缺乏相应的分解酶,无法有效分解蔗糖,因此建议选择低蔗糖食品。 低蔗糖食品可减轻因摄入大量蔗糖引起的消化系统不适症状。
4.低异麦芽糖食品
异麦芽糖是由两个葡萄糖分子通过α-1,6-糖苷键连接而成的一种二糖。对于二糖酶缺乏症患者,摄入异麦芽糖会增加肠道负担,引发腹泻等问题。 长期过量摄入异麦芽糖会导致营养吸收障碍,影响身体健康。
5.低棉子糖食品
棉子糖是存在于某些植物中的碳水化合物,难以被人体直接消化吸收。对二糖酶缺乏症患者来说,摄入棉子糖可能引起腹胀、肠鸣音亢进等不适症状。 过度摄入棉子糖可能导致上述不适症状加剧,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呕吐、痉挛等情况。
建议患者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自身对不同食物的反应,避免进食可能诱发症状的食物。同时,保持均衡饮食,适量摄入多种营养素,有助于缓解症状并促进健康。

2024-02-09 21:23

举报

李志越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二糖酶缺乏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双糖酶缺乏症,其中包括乳糖酶、蔗糖酶、麦芽糖酶、海藻糖酶等缺乏,以乳糖酶缺乏症最常见。乳糖酶缺乏症又称乳糖不耐受症或乳糖吸收不良症。乳糖酶能使乳糖分解为半乳糖和葡萄糖,由于乳糖酶缺乏,患者进食乳糖后仅有轻微的双糖吸收,余者均进入小肠下段。

2014-06-06 14:3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