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回答(1)

曾重 副主任医师 随州市中医医院 三甲

擅长:外科,男科疾病

提问

胆石病是指胆道系统包括胆囊或胆管内发生结石的疾病,根据结石所在部位可分为胆囊结石、肝外胆管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其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均存在一定的差异。

1、病因

胆囊结石的成因非常复杂,与年龄、性别、饮食、遗传、环境、胆道感染、胆汁淤积等因素有关。肝外胆管结石主要是由胆道感染、胆汁淤积、胆道蛔虫、胆道结构异常等原因所致。肝内胆管结石主要是由胆道感染、胆汁淤积、胆道蛔虫、胆道结构异常等原因所致。

2、临床表现

胆囊结石患者大多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常在体检时发现。而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寒战、高热、黄疸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尿色发黄等症状。

3、治疗方法

胆囊结石患者如果结石体积较小,且患者没有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定期到医院复查即可。如果患者结石体积较大,且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则需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胆囊切除术等。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如果病情比较轻微,也可以通过服用药物进行治疗,如熊去氧胆酸片、消炎利胆片等。如果患者病情比较严重,也可以通过手术进行治疗,如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胆肠吻合术等。

4、注意事项

胆囊结石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如肥肉、炸鸡等,以免加重病情。同时,患者还要注意避免暴饮暴食,以免加重胆囊的负担,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5、预后

胆囊结石是一种可治愈的疾病,经过积极治疗后大多患者可恢复正常生活。而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如果能够及时接受规范治疗,大多数患者也可恢复正常的生活,预后良好。但如果患者没有及时接受治疗,可能会引起胆汁性肝硬化、胆管癌等并发症,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吸烟、酗酒等,同时还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花椒等。

2018-10-11 15:31

举报

医生回答(2)

季沫怡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1)代谢因素:正常胆囊胆汁中胆盐、卵磷脂、胆固醇按比例共存于一稳定的胶态离子团中。一般胆固醇与胆盐之比为1∶20~1∶30之间,如某些代谢原因造成胆盐、卵磷脂减少,或胆固醇量增加,当其比例低于1∶13以下时,胆固醇便沉淀析出,经聚合就形成较大结石。如妊娠后期、老年人,血内胆固醇含量明显增高,故多次妊娠者与老年人易患此病;又如肝功能受损者,胆酸分泌减少也易形成结石。先天性溶血病人,因长期大量红细胞破坏,可产生胆色素性结石。

2014-07-26 10:22

举报

李志越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胆石形成原因迄今仍未完全明确,可能为一综合因素。胆石的成分有胆固醇、胆色素、钙盐、黏蛋白及其他有机物与无机物等,根据结石成分的不同,通常将胆石分为胆固醇性结石、胆色素性结石和混合性结石(胆固醇、胆色素、钙及其他有机物、无机物混合而成)3类。多年来的研究已证明,胆石是在多种因素影响下,经过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而形成的,这些因素包括胆汁成分的改变、过饱和胆汁或胆固醇呈过饱和状态、胆汁囊泡及胆固醇单水晶体的沉淀、促成核因子与抗成核因子的失调、胆囊功能异常、氧自由基的参与及胆道细菌、寄生虫感染等。

2014-07-26 10:2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