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五官科> 耳鼻喉科> 美尼尔氏综合症> 内耳性眩晕能治好

医生回答(2)

许倩倩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内耳性眩晕可以通过耳石复位、前庭神经抑制剂、抗组胺药、抗胆碱能药物、抗眩晕疗法等方法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耳石复位
耳石复位通常由专业医生在门诊完成,通过特定的手法使脱落的耳石回到正常位置。此方法旨在纠正内耳淋巴流动异常导致的眩晕,改善耳石引起的短暂眩晕发作。
2.前庭神经抑制剂
前庭神经抑制剂包括、苯海拉明等口服或注射给药,具体用法遵医嘱。这类药物通过暂时抑制前庭神经活动来缓解眩晕症状,适用于急性期缓解内耳性眩晕。
3.抗组胺药
抗组胺药如异丙嗪可口服,剂量依医嘱调整。此类药物具有抗过敏作用,有助于减轻因内耳性眩晕伴随的恶心呕吐等症状。
4.抗胆碱能药物
抗胆碱能药物如阿托品可通过口服或注射给予,使用前需评估患者基础健康状况。这类药物能够减少迷路分泌,从而缓解由内耳性眩晕引发的耳鸣及恶心呕吐等情况。
5.抗眩晕疗法
抗眩晕疗法主要包括物理疗法和行为训练,在康复科医师指导下进行。该方法针对长期存在内耳性眩晕的症状,旨在通过特定技巧管理和控制眩晕发作。
除上述治疗措施外,建议患者避免长时间处于头部姿势固定状态,如长时间低头玩手机,以免加重眩晕症状。同时,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有助于促进前庭功能恢复,但应避免过度劳累,以减少眩晕发作的风险。

2024-03-22 10:22

举报

李志越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您好,内耳性眩晕症是因内耳膜迷路积水引起的一种眩晕。其发病原因 ,一般认为由变态反应、水盐代谢紊乱或内耳血管痉挛等 ,导致淋巴液分泌过多或正常吸收障碍 ,而产生内耳膜迷路的水肿。 内耳性眩晕理想的治疗方法应该能彻底去除病因,改善其病理改变,同时能够防止复发及并发症的出现,恢复正常的平衡和听觉功能

2014-07-26 15:1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