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消化内科> 肠炎> 慢性肠炎> 粪颜色   

医生回答(2)

沈连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粪便的颜色主要取决于食物摄入及胆色素代谢,正常人粪便呈黄褐色至棕黑色。
粪便颜色的变化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饮食、药物、消化道出血等。当出现消化道出血时,红细胞被分解,血红蛋白中的铁元素经过肠道细菌作用成为硫化铁,使粪便呈现黑色或柏油样外观。伴随黑便的其他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呕吐、贫血等。
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可以进行胃镜、结肠镜检查以评估上消化道和结肠的情况;此外还可做血液学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测以及大便潜血试验。对于消化道出血引起的黑便,首先需要找到出血的原因并止血,然后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具体治疗方法需遵医嘱,例如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来减少胃酸分泌,促进溃疡愈合;对于某些特定原因所致出血,则可能需要内窥镜下止血或其他手术干预。
患者应避免食用可能影响粪便颜色的食物,如铁补充剂,以便医生更准确地评估病情变化。日常生活中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出血症状。

2024-03-18 00:58

举报

宋雅儿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您好,粪便的颜色与身体状况密切相关。
健康的大便呈棕黄色,这是因为正常人的大便中夹杂着一种胆红素的关系。1白色或灰白色说明胆汁的排泄受到障碍,提示胆道梗阻,有胆结石、胆道肿瘤或胰头癌的可能。此外,灰白色粪便还可见于钡餐造影后,这并非疾病所致,属生理性粪便。2白色淘米水样即粪便呈米泔水样无粪质的白色混浊液体,量多,常见于霍乱。3白色油脂状量多,并有恶臭,常见于胰源性腹泻或吸收不良综合症。4白色黏液状提示可能为慢性肠炎、肠息肉和肿瘤。5深黄色多见于溶血性黄胆,即红细胞大量破坏所产生的黄胆。常伴有溶血性贫血,可由红细胞先天性缺陷、溶血性细菌感染、恶性痢疾、配错血型的输血、某些化学药品或毒素的中毒、各种免疫反应(包括自体免疫)等引起。6绿色呈水样或糊状,有酸臭味、多泡沫,多见于消化不良、肠道功能失调等疾病。若绿便中混有脓液,则是急性肠炎或菌痢的表现。腹部大手术后或接受广泛抗菌素治疗的病人,如突然出现带腥臭味的绿色水样大便,并有灰白色片状半透明蛋青样伪膜,提示可能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此外,吃了大量含叶绿素的食物,或肠内酸度性过高,也会使粪便变成绿色。7淡红色像洗肉水样大便,这种大便最多见于夏季因食了某些被嗜盐菌污染的腌制品。常见的有沙门菌感染引起的腹泻。8鲜红色常见于下消化道出血。外层粘有鲜血,量少,并伴有剧痛,便后疼痛消失,是为肛裂;若血色鲜红,量多少不一或呈血块,附在粪便外层,与粪便不相混,可用水将血液或血块冲走的,有内痔出血的可能。痔出血的另一个特点是,常在便后滴出或射出少量鲜血,稍后自行停止;若血色鲜红并与粪便混在一起,提示可能为肠息肉或直肠癌、结肠癌所至,直肠癌的血便中常混有糜烂组织。结肠癌的血便特点为鲜血,量少,伴有大量黏液或脓液。9暗红色因血液的粪便均匀地混合呈暗红色,又称为果酱色。常见于阿米巴痢疾,结肠息肉和结肠肿瘤。此外,某些特殊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癫、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流行性出血热等,由于凝血机制障碍,亦可导致便血,这种便血一般呈暗红色,有时也呈鲜红色,且常伴有皮肤或其他器官出血现象。10黑色大便因黑如马路上的柏油色,又称柏油样便,是常见的一种消化道出血大便。

2014-07-26 19:5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适用药品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