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回答(2)

欧晨珞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赤膜下垂可能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眼科疾病有关,也可能是高度近视引起。
赤膜下垂通常是指眼底出现红色薄膜或斑块,这是由于视网膜血管炎症或其他眼部疾病的病理变化所致。这些疾病如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能导致血管渗漏或破裂,从而形成红色的渗出物或出血。高度近视会导致眼球前后直径增加,使视网膜受到牵拉而变得薄弱,容易发生裂孔和出血,进而表现为赤膜下垂的现象。因此,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尽快前往医院进行专业的视力检查以及眼底检查,以便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此外,高度近视患者也可能伴随眼轴延长,导致玻璃体后脱离,进一步影响到视网膜健康状态,增加赤膜下垂的风险。
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对于存在上述风险因素的人群,应注意定期进行眼睛保健,包括避免长时间盯着屏幕、保持良好的阅读姿势,并注意饮食均衡以预防相关的眼部疾病。

2024-02-07 18:47

举报

陈冠忠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赤膜下垂又名「垂帘障」,类似沙眼性角膜血管翳。本病多是椒疮(砂眼)失治或调治失宜,再加心,肺,肝诸经风热、内火,致瘀血凝滞所致。主要症状是整排的细小血管自白睛上方向下侵入黑睛,患者常有目痒 流泪,羞明畏光。重症可畏至瞳孔,翳膜菲薄。症状体征 1.多见于椒疮、粟疮重症。  2.赤脉自上而下伸向黑睛,并有菲薄翳膜遮掩黑睛,与正常黑睛形成明显分界,荧光素染色呈针尖样着色或见融合成半月状。  3.睑内表面见椒疮累累成片。4.自觉眼内沙涩疼痛,畏光流泪,视力障碍。


2014-07-27 17:4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