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回答(2)

韩晴爱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假性Hurler病是指黏多糖贮积症Ⅰ型的非典型表型,主要由于溶酶体内β-葡糖苷酶缺乏导致的黏多糖在体内的积累。
假性Hurler病是黏多糖贮积症Ⅰ型的一个非典型亚型,与溶酶体内β-葡萄糖苷酶缺乏有关。该酶的缺失导致黏多糖不能被正常分解代谢而在体内累积,进而引发一系列临床表现。假性Hurler病的症状包括面容丑陋、智力低下、关节僵硬、角膜浑浊等。此外还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心脏瓣膜病变等症状。
针对假性Hurler病的诊断通常需要进行血液生化分析、尿液分析以及基因检测。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脑脊液检查以评估神经系统的状况。治疗假性Hurler病主要是通过骨髓移植来纠正溶酶体功能缺陷。同时还可以遵医嘱使用一些药物如阿司匹林、伊布替尼等缓解症状。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避免过度疲劳,定期复查并接受适当的医学监测。

2024-01-07 08:27

举报

李学庆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粘多糖病I-H型,又称Hurler综合征,Hurler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上。在粘多糖中硫酸皮肤素和硫酸肝素中有L-艾杜糖醛酸的成分,其降解需要α-L-艾杜糖醛酸苷酶。由于此酶缺乏,其前体物的降解受阻而在体内堆积。硫酸皮肤素和硫酸肝素为角膜、软骨、骨骼、皮肤、筋膜、心瓣膜和血管结缔组织的结构成分,多为细胞膜外层的结构成分,细胞死亡后可释放出堆积的粘多糖。

2014-07-27 19:4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