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小儿内科> 小儿非对称性室间隔肥大> 小儿非对称性室间隔肥大

医生回答(2)

许辰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小儿非对称性室间隔肥大可以考虑采取生活方式干预、心肌功能锻炼、药物治疗、心脏康复训练等方法来改善症状。如果症状没有缓解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
1.生活方式干预
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体力活动等方式改善生活习惯,减少儿童肥胖风险。旨在减轻心脏负荷,缓解因过度脂肪积累导致的心脏负担过重引起的不适感。
2.心肌功能锻炼
包括有氧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等,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定期进行。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及耐受性,有助于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异常现象。
3.药物治疗
可能使用利尿剂如氢片、螺内酯片等来减轻水肿。上述药物能降低心脏负荷,对于存在充血性心力衰竭者具有一定的效果。
4.心脏康复训练
心脏康复训练通常由康复师指导,在医院或指定场所开展。此措施针对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方案,涉及一系列身体和心理恢复活动,旨在促进心血管健康并预防再次发作。
家长应密切监测孩子的病情变化,特别是在服用药物期间,定期复查是必要的。此外,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限制钠盐摄入量,也有助于控制血压,减轻心脏负担。

2024-01-25 00:20

举报

叶绾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小儿非对称性室间隔肥大又叫小儿不对称性室间隔肥厚,小儿肥厚性心肌病,小儿特发性主动脉瓣下狭窄.肥厚型心肌病 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其特征为心室肥厚,心腔无扩大。HCM又称特发性主动脉瓣下狭窄 和不对称性室间隔肥厚 .临床表现多样化,是较大儿童及青少年猝死原因之一。小儿肥厚型心肌病包括一组不同病因的疾病,其特征是具有异常的不能解释的心室肥厚而心腔不扩大,以左心受累为主,右室心肌亦可受累,心室肥厚不对称、不均匀,心室腔变小,以左室血液充盈受阻、左室舒张期顺应性下降为基本病态,组织学上呈现心肌纤维排列紊乱的一组心肌疾病。

2014-07-28 22:5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