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 获得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

医生回答(2)

季沫怡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获得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可以通过免疫调节剂、血浆置换、胸腺切除术、皮质类固醇、免疫吸附等治疗措施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免疫调节剂
免疫调节剂通过抑制机体异常免疫应答来减轻病情严重程度,常口服使用。这类药物能够减少针对神经肌肉接头乙酰胆碱受体的自身抗体产生,从而改善重症肌无力的症状。
2.血浆置换
血浆置换是将患者血液中的致病性免疫球蛋白清除掉的一种方法,在专业设备下完成。此法可迅速降低循环中的致病性免疫球蛋白水平,缓解重症肌无力急性发作时的呼吸困难等症状。
3.胸腺切除术
胸腺切除术是一种外科手术,通过移除异常活跃的胸腺组织来治疗重症肌无力。因为胸腺是产生攻击神经肌肉接点的T细胞的地方,所以切除后可以减少这些细胞的数量,缓解重症肌无力的症状。
4.皮质类固醇
皮质类固醇如可通过口服给药,具有抗炎作用,能快速控制重症肌无力的炎症反应。该药物能有效抑制免疫系统过度活化,对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多种症状有显著效果。
5.免疫吸附
免疫吸附是利用特定的分子筛分离技术去除血液中的致病性免疫球蛋白,通常为门诊操作。该措施有助于从血液循环中快速清除致病性免疫球蛋白,缩短重症肌无力症状持续时间。
重症肌无力患者需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肌肉疲劳导致症状加剧。饮食方面宜选用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瘦肉粥、蔬菜泥等,保证充足水分摄入,促进新陈代谢。

2024-03-18 16:49

举报

方安俊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肌无力是神经肌肉传递障碍所致之慢性疾病.临床特征为受累的骨路肌肉极易疲劳,经休息和使用抗胆碱酯酶药物治疗后部分恢复.该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关系,任何年龄均可罹病,但以10~35岁最多见,亦有中年以上发病者.

2014-07-29 10:0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适用药品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