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回答(2)

张绅德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黑色小孢子菌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真菌感染,主要通过接触传播,治疗通常包括外用抗真菌药膏或洗剂。
黑色小孢子菌感染是由该真菌侵入皮肤角质层引起的炎症反应,导致局部出现红斑、水疱等不适症状。典型表现为红色鳞状斑片,伴有瘙痒,严重时可有渗出、结痂等症状。
可通过显微镜下观察受累区域的组织样本来确认是否存在黑色小孢子菌。必要时还可进行真菌培养以确定致病菌种类。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克霉唑乳膏、盐酸特比萘芬软膏等药物进行治疗。对于顽固性或广泛性感染,口服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胶囊、伊曲康唑胶囊也必不可少。
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等个人用品,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2024-02-27 09:00

举报

肖林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是由毛孢子菌引起的浅表性和系统性感染,多见于热带地区。某些温带地区,特别是的东南部也有较高的发病率,白毛结节多见于年轻男性,特别是生殖器周围。但似乎并非接触传染,个人卫生差及较低的社会经济地位不是本病的风险因素,系统发生与隐球菌属相近。实际上,包括了一个异质性的群体,多数毛孢子菌能同化多数碳源和氮源,使传统营养实验难于鉴别,浅表感染,又称为白毛结节,为白色,棕黑色或绿色颗粒状纺锤状小结节,包围毛干并呈不规则散在分布。有时结节可以融合成团块,某些具有遗传素质的患者可与毛孢子菌的抗原发生反应而导致肺炎,临床表现为浅表感染,过敏性肺炎,侵袭性毛孢子菌病。组织培养,血培养,皮肤组织病理的培养对诊断非常有用。

2014-07-31 16:4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