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五官科> 口腔科> 牙龈出血> 自发性血小板减少

医生回答(2)

谢昌盛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自发性血小板减少可以考虑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脾脏切除术、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血小板输注等治疗措施。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以评估出血风险并接受适当治疗。
1.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通过口服或注射给药,如、等,根据医嘱调整剂量。这类药物具有非特异性抗炎作用,能抑制免疫系统异常反应,从而降低血小板破坏速度。适用于治疗自身免疫介导的血小板减少。
2.免疫抑制剂
免疫抑制剂通常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给药,例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需遵医嘱使用。这些药物能够抑制机体免疫应答,减少产生针对自身血小板的抗体,改善病情。适合于治疗免疫相关性血小板减少。
3.脾脏切除术
脾脏切除术是一种外科手术,在全身麻醉下完成,旨在移除体内产生过多抗体的器官。由于脾脏是清除衰老及受损血小板的重要场所,移除后可减轻对正常血小板的破坏。对于存在严重贫血或反复出血者有显著效果。
4.血小板输注
血小板输注是在无菌条件下从献血员血液中分离出所需数量的血小板,然后将其加入到患者体内。此方法快速有效地提高患者循环中血小板水平,缓解出血倾向;主要针对急性发作期或手术前准备。
5.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
此类药物包括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阿伐曲泊帕等,按医嘱口服。上述药物能够刺激巨核细胞增殖分化为成熟的血小板,增加其数量。适用于治疗由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引起的血小板减少。
建议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以便及时发现任何变化并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还可考虑应用利妥昔单抗进行靶向治疗,但需谨慎评估风险与收益。

2024-02-29 12:37

举报

赵清生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随其病因和严重程度而多变,需迅速鉴别病因,若有可能应予以纠正(如在肝素有关的血小板减少症停用肝素).由于血小板反复输注会产生同种血小板抗体,造成疗效的降低,因而要间歇性使用以预防上述抗体产生.若血小板减少是由于血小板消耗,则血小板输注应保留于治疗致命性或中枢神经系出血.若由于骨髓衰竭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则血小板输注保留于治疗急性出血或严重性血小板减少(如血小板数<10000/μl). 成年人的治疗通常开始口服皮质类固醇(例如强的松每日1mg/kg).如有效,血小板计数将在2~6周内恢复正常,然后逐步递减皮质类固醇.但大多数病人的疗效不够满意,或是减少肾上腺类固醇剂量后即复发.脾脏切除可使50%~60%病人得到缓解.

2014-08-07 11:3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