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血管外科> 静脉血栓> 专治下肢深静脉血栓

精选回答(1)

李常月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普外科尤其对肝胆胰腺,甲状腺和乳腺疾病有独特的见解。擅长于胆囊炎,胆囊结石,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肝癌以及结肠癌痔疮,肛裂。

提问

专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可以采取抗凝治疗、弹力袜使用、肢体活动锻炼、压力调节靴、血管扩张术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没有缓解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
1.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通常包括口服抗凝药如华法林、利伐沙班等,根据患者个体差异调整剂量,持续一段时间。抗凝治疗可预防血液凝固,防止血栓扩大和新血栓形成,有助于缓解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症状。但需注意监测出凝状态及可能出现的出血风险。
2.弹力袜使用
弹力袜通过渐进加压的方式从踝部向上延伸至大腿,一般需要每天穿着至少8小时,建议连续穿戴数周至数月。弹力袜能够帮助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减轻水肿和疼痛。适合轻度到中度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日常使用。
3.肢体活动锻炼
肢体活动锻炼主要包括被动运动、主动运动以及对抗阻力训练等多种方式,在医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计划并严格执行。肢体活动锻炼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并增强肌肉力量;对于改善下肢深静脉血栓有积极作用。
4.压力调节靴
压力调节靴是一种特殊的定制设备,通过提供梯度压力来支持腿部和脚部循环,通常需要每日佩戴。压力调节靴适用于轻度至中度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能有效减少肿胀、促进淋巴液回流,并提高舒适感。
5.血管扩张术
血管扩张术是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利用球囊导管扩张狭窄或阻塞的血管,手术时间因个体差异而异。该措施旨在恢复下肢血流通畅,缓解由下肢深静脉血栓引起的肿胀和疼痛。术后需密切观察并发情况。
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过程中,应定期复查以评估病情变化,遵循医嘱调整治疗方案。同时,保持充足休息,避免长时间静坐或站立,以减少下肢静脉高压的风险。

2024-01-08 21:50

举报

医生回答(1)

刘心蕊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下肢水肿、继发性静脉曲张、皮炎、色素沉着、郁滞性溃疡等,严重损害劳动人民健康。患急性深静脉血栓病人,需卧床休息1~2周,使血栓紧粘附于静脉内膜,减轻局部疼痛,促使炎症反应消退。正确地使用抗凝剂可降低朏栓塞并发率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后遗症。其作用在于防止已形成的血栓继续滋长

2014-08-10 17:0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深静脉血栓)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深静脉不正常的凝结,好发于下肢。在欧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在我国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本病在急性阶段不能得到及时诊断和处理,一些血栓可能会脱落,造成患者的肺、脑等重要脏器的栓塞而导致死亡。另一些患者不能幸免慢性血栓形成后遗症的发生,造成长期病痛,影响生活和工作能力。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