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心血管内科> 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双鹿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双鹿

发病时间:不清楚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双鹿

补充说明: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双鹿

a******W 2014-08-18 22:38

癌症 急性骨髓炎 骨痛 骨髓抑制 感染 发热 肌肉酸痛 出血倾向 出血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液 化疗 现在 观察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医生回答(2)

陈茵沫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双鹿用于癌症化疗后预防感染。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双鹿是一种基因重组的人体白介素-3类似物,能够模拟天然白介素-3的作用,选择性地作用于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刺激其增殖分化为成熟粒细胞,进而增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数量,达到治疗目的。
若患者存在急性骨髓炎、严重骨髓抑制等疾病,则不适宜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双鹿。因为这些情况下,患者的骨髓造血功能可能已经受到严重损害或处于炎症状态,此时使用该药物可能会加重病情。
在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双鹿时需监测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发热、肌肉酸痛等,并注意观察血液学参数变化。对于有出血倾向或正在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应谨慎使用以避免出血风险。

2024-02-17 16:10

举报

赵好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用量和用药时间应根据患者化疗的强度和中性粒细胞下降的程度决定。对化疗强度较大或粒细胞下降较明显的患者以2.5μg/kg体重/日的剂量连续用药7天以上较为适宜,至中性粒细胞恢复至5,000/mm3停药;如所用化疗药物的剂量较低,估计造成的骨髓抑制不太严重者,可考虑使用较低剂量预防中性粒细胞的减少,以1.25μg/kg体重/日的剂量用药,至中性粒细胞数稳定于安全范围;对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已明显降低的患者(中性粒细胞<1,000/mm3),以5μg/kg体重/日的剂量用药至中性粒细胞恢复至5,000/mm3以上,稳定后终止本品治疗并监视病情。

2014-08-18 22:3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