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湿疹> 癣菌疹如何治疗

医生回答(2)

陆梓琛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癣菌疹可以通过抗真菌药、抗组胺药、局部皮质类固醇膏、系统性皮质类固醇治疗、免疫调节剂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抗真菌药
抗真菌药物通过抑制真菌细胞壁合成、干扰其代谢过程等方式发挥作用,如口服特比萘芬、伊曲康唑等。这类药物能针对性地杀死或阻止真菌生长,缓解由癣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炎症反应,从而减轻癣菌疹的症状。
2.抗组胺药
抗组胺药通过阻断组织胺受体来减少过敏反应,常用药物包括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由于癣菌疹是由真菌感染引发的过敏反应所致,使用抗组胺药可缓解瘙痒等症状。
3.局部皮质类固醇膏
局部皮质类固醇膏可以直接涂抹于患处,具有快速止痒、消炎的作用,如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皮质类固醇能够有效地抑制局部的免疫反应,从而减轻因癣菌感染导致的皮肤炎症。
4.系统性皮质类固醇治疗
系统性皮质类固醇治疗通常是指口服或静脉注射高剂量的皮质类固醇药物,例如、甲泼尼龙等。该方法适合广泛或严重的癣菌疹患者,因为此时单纯依靠外用药物可能无法有效控制病情。系统性皮质类固醇能够迅速降低全身性的免疫应答,从而减轻症状。
5.免疫调节剂
免疫调节剂包括环孢素、硫唑嘌呤等,需要遵医嘱服用。上述药物适用于慢性或反复发作的癣菌疹患者,旨在调节机体的免疫状态,减少异常免疫反应对皮肤的损伤。
在治疗癣菌疹的过程中,患者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过度搔抓引起继发感染。同时,建议定期复诊,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促进痊愈。

2024-02-05 21:41

举报

叶绾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癣菌疹】:是皮肤癣菌感染灶出现明显炎症时,远隔部位发生的多形性皮损,其严重程度多于感染灶炎症成正比.癣菌疹临床表现复杂,常见的类型有:1.疱疹型.2.湿疹样型.3.丹毒样型.
【疱疹型】:最多见,多对称性分布于掌心,指侧,手背,足趾,足背等部位.皮损表现为突然发生豆粒大小的水疱,疱液清,壁厚,周围无红晕,严重时甚至出现大疱.自觉瘙痒和灼热.随原发感染灶的消退,水疱干涸,脱屑而消退,也可反复发作.【湿疹样型】:对称分布于足背,小腿或四肢.皮损为丘疹,红斑,渗出,糜烂.【丹毒样型】:分布于单侧或双侧下肢.皮损为轻度水肿性红斑,散在数片或融合成大片,类似于丹毒但无明显肿痛.
【治疗】:首先应给予抗过敏治疗,内用药物以抗组胺药为主,局部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或糖皮质激素霜剂,同时应积极处理原发感染灶.
您现在使用的盐酸西替利嗪就属于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可以对抗组胺引起的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高,平滑肌收缩等.可以抗过敏,治疗多种类型的皮疹,湿疹,皮炎等疾病.根据您现在的发病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做出准确诊断后合理治疗.希望我的答案对您有帮助.

2014-08-19 00:2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