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头晕> 形成听觉

医生回答(2)

姚莉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形成听觉可能因遗传因素、耳部感染、耳垢积聚、耳膜穿孔或听神经受损等病因引起,需根据具体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确定病因并接受适当治疗。
1.遗传因素
由于基因突变导致听力异常,进而影响听觉功能。对于由遗传因素引起的听觉障碍,可以考虑使用助听器进行干预。
2.耳部感染
细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侵入外耳道或中耳,可能导致炎症和损伤,从而干扰声音传递至内耳。针对此类情况,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或头孢类药物。
3.耳垢积聚
过多的耳垢可能阻塞耳道,妨碍声波传入内耳,引起暂时性听力下降。清理耳垢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方法,但应谨慎操作以避免损坏鼓膜。
4.耳膜穿孔
耳膜穿孔会导致外界噪音无法正常进入中耳,造成传导性耳聋。小型穿孔通常可在数周内自愈,大型或慢性穿孔可能需要手术修复。
5.听神经受损
听神经受损会影响声波从外耳通过中耳到达内耳的过程,导致感知到的声音减弱或缺失。对于听神经受损,可采用行为疗法中的听觉再训练来改善听觉功能。
建议定期进行听力测试,以便早期发现并处理任何潜在的问题。必要时,可遵医嘱进行磁共振成像(MRI)或计算机断层扫描(CT)以评估内耳结构。

2024-02-17 20:05

举报

韩左成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由于人耳听觉系统非常复杂,迄今为止人类对它的生理结构和听觉特性还不能从生理解剖角度完全解释清楚.所以,对人耳听觉特性的研究目前仅限于在心理声学和语言声学.
人耳对不同强度,不同频率声音的听觉范围称为声域.在人耳的声域范围内,声音听觉心理的主观感受主要有响度,音高,音色等特征和掩蔽效应,高频定位等特性.其中响度,音高,音色可以在主观上用来描述具有振幅,频率和相位三个物理量的任何复杂的声音,故又称为声音“三要素”;而在多种音源场合,人耳掩蔽效应等特性更重要,它是心理声学的基础"

2014-08-21 23:0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