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过敏> 脂肪吸收不良

医生回答(2)

吴英星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脂肪吸收不良可以通过营养支持治疗、口服补充脂溶性维生素、小肠营养支持治疗、脂肪酶抑制剂、胰酶替代疗法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
1.营养支持治疗
营养支持治疗包括提供高能量密度饮食、使用特殊配方食品以及必要时静脉途径给予营养支持。此措施旨在改善患者的整体营养状态,促进机体功能恢复;对脂肪吸收不良有益处是因为其可减少腹泻及伴随的电解质丢失。
2.口服补充脂溶性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D、E、K等可通过口服制剂形式增加摄入量。这些维生素对于维持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且难以从日常食物中足够获取;脂肪吸收障碍可能导致其缺乏,因此需要额外补充。
3.小肠营养支持治疗
小肠营养支持通过植入导管将营养液直接输送到小肠,可减轻消化系统负担并提高营养吸收效率。该方法适合于长期或严重脂肪吸收不良患者,可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并降低并发症风险。
4.脂肪酶抑制剂
脂肪酶抑制剂通过减少肠道内三酰甘油水解而间接减少脂肪吸收,常用药物有胃蛋白酶片、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等。这类药物能够缓解由胰腺外分泌不足导致的脂肪吸收不良症状,但须注意可能出现乳糖不耐受等问题。
5.胰酶替代疗法
胰酶替代疗法是通过口服或注射方式给予患者缺失或功能减退的胰酶制剂,例如多酶片、米曲菌胰酶片等。该措施有助于弥补脂肪分解不足引起的吸收障碍,适用于慢性胰腺炎等导致的长期脂肪吸收困难。
建议定期监测血脂水平,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变化。同时,应避免食用可能加剧脂肪吸收问题的食物,如含有大量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酸的加工食品。

2024-02-19 22:32

举报

李芯蕾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主要应根据病因进行治疗:如胰腺功能不足,可给内含胰蛋白酶、胰脂肪酶及胰淀粉酶的药品;乳糜泻应限制进食麦类食物;牛奶或豆蛋白过敏者,则需停用相应食物;胆盐缺乏除治疗原发病外,如先天胆道闭锁需手术治疗,宜在饮食中加用中链三酰甘油以改善病儿的营养状况,中链脂肪不需要通过胆盐作用,能直接被小肠吸收,但长期使用,需注意有发生必需脂肪酸缺乏的可能。

2014-11-07 10:3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适用药品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