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补充说明: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a******W 2014-11-13 07:28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可以考虑颅内压增高、控制血压、抗纤溶治疗、抗凝治疗、溶栓治疗等治疗措施。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以评估病情并接受适当治疗。
1.颅内压增高
颅内压增高通常采用降低颅内压力的药物如、甘露醇来缓解,需遵医嘱使用。此措施针对脑出血后导致的脑水肿引起的压力增高,旨在减轻脑组织损伤,防止进一步加重病情。
2.控制血压
通过服用降压药如硝苯地平、卡托普利等控制血压水平,需要定期监测并调整用药方案。高血压是脑出血的重要危险因素,控制血压有助于预防再出血及并发症发生。
3.抗纤溶治疗
抗纤溶治疗包括输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等止血剂,具体剂量和疗程由医生根据患者情况决定。脑出血时,纤溶酶活性增强会加剧出血,抗纤溶治疗可稳定受损血管壁,减少渗出。
4.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主要是口服抗凝药物如华法林、达比加群酯等,需定期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对于有静脉系统疾病的患者,抗凝治疗能预防再次出血;但对动脉硬化性病变则应慎用以免增加出血风险。
5.溶栓治疗
溶栓治疗通常采用重组人组织型纤维蛋白溶解原激活剂进行,按说明书规定时间窗内给予。该措施适用于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引起的脑出血转化,能够尽快恢复大脑供血,挽救生命。
在治疗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过程中,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以促进身体康复。此外,饮食方面宜选用低盐、低脂、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减少对脑血管的刺激。
2024-02-19 18:39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这个是有区别的,一般脑出血见于老年人,一般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颅脑外伤等病史,而蛛网膜下腔出血见于青壮年多见,一般是有先天性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血液病等,可以行CT来鉴别。
1.高血压性脑出血 也可见反应迟钝和血性脑脊液,但有明显局灶性体征如偏瘫、失语等。原发性脑室出血与重症SAH患者鉴别见表1。小脑出血、尾状核头出血等,因无明显的肢体瘫痪也易与SAH混淆,CT和DSA检查可以鉴别。
2014-11-13 07:28
举报向医生提问
脑出血(cerebralhemorrhage)又称脑溢血,病因多样,绝大多数是高血压小动脉硬化的血管破裂引起,故有人也称高血压性脑出血。按照是否外伤因素引起的可分为外伤性脑室内出血和自发性脑室内出血。脑出血与高血压病的密切关系在于:高血压患者约有1/3的机会发生脑出血,而约95%的脑出血患者有高血压。脑出血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是我国脑血管病中死亡率最高的临床类型。脑出血占所有脑血管病的40%~50%。脑出血80%发生在大脑半球,20%发生于脑叶、脑干、小脑和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