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待分诊> 长期卧床病人护理床

医生回答(2)

张晓晓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长期卧床病人护理应使用专用的护理床。护理床应定期翻身、使用皮肤保护膜、预防压疮床垫、提供营养支持、预防深静脉血栓等措施进行护理。
1.定期翻身
每2-3小时翻一次身,避免长时间压迫同一部位。定期翻身可以减少局部压力,防止形成压疮,适用于长期卧床患者。
2.皮肤保护膜
使用医用透明薄膜覆盖于受压区域,按说明书指示时间更换。皮肤保护膜可隔离外界刺激,促进伤口愈合;对于存在皮肤损伤风险者有益。
3.预防压疮床垫
选择具有防褥功能的床垫,并根据需要调整硬度。适当硬度的床垫有助于分散身体重量分布,减少对局部组织的压力;适合长期卧床但无特殊并发症者。
4.营养支持
提供高蛋白、富含维生素及矿物质的食物,并考虑口服营养补充剂。充足营养有利于机体修复受损组织,增强抵抗力;针对有营养不良风险或已出现营养不足的患者效果显著。
5.预防深静脉血栓
鼓励患者定期进行被动关节活动练习,并穿戴抗血栓弹力袜。这些措施有助于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针对长时间未离床活动者至关重要。
长期卧床患者应特别注意预防并发症,如褥疮、深静脉血栓等。建议定期评估并调整患者的体位,同时保持适当的营养摄入,以减少上述风险。

2024-01-17 18:04

举报

姚李成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首先,病人要经常翻身,以减轻局部组织的受压;对于不能自己翻身的病人,家人要协助其定时翻身,以预防褥疮的发生。由于卧床时间太长,会引起排痰不畅,以及坠积性肺炎的发生。所以,病人要经常不断地变换体位。这里,附带给大家讲一讲病人经常采用的体位有哪一些,主要有仰卧位,侧卧位,半坐位,端坐位,俯卧位,头低脚高位,头高脚低位,膝胸卧位等等八种。不同的体位有不同的作用。像发生了坠积性肺炎的病人,可以采取头低脚高位,以利于肺内分泌物的引流;如出现了臀部的褥疮,可以采取俯卧位或者侧卧位。

2014-11-21 19:1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