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肿瘤科> 淋巴癌> 脾切除后原发性血小板减

医生回答(2)

韩左成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脾切除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可以考虑血小板输注、免疫调节剂、脾脏T细胞疫苗接种、巨球蛋白替代疗法、环孢素A治疗等方法。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出现新的症状,应尽快就医。
1.血小板输注
通过静脉注射外源性血小板来提升患者体内血小板数量,通常根据患者需要和病情严重程度决定输注频率。此方法可迅速改善血小板减少导致的出血风险,但不能治愈潜在病因。
2.免疫调节剂
通过口服或注射免疫调节药物如、环磷酰胺等来调节机体免疫反应,治疗时间依医嘱而定。这类药物能抑制自身免疫系统对血小板的破坏,适用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需监测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3.脾脏T细胞疫苗接种
将患者的脾脏T细胞作为抗原来制备疫苗,并多次注射给患者,以激发其产生针对自身T细胞的耐受性。该措施旨在通过诱导机体对自身T细胞的耐受来控制脾切除术后出现的自身免疫反应。注意观察是否出现过敏或其他不良反应。
4.巨球蛋白替代疗法
通过静脉注射巨球蛋白制剂如伊米苷酶来稳定血小板计数,具体疗程由医生指导。巨球蛋白能够结合并清除血液中的异常免疫复合物,从而减轻脾脏对血小板的破坏。使用时应注意可能出现的过敏反应。
5.环孢素A治疗
口服环孢菌素A胶囊,按医嘱调整剂量,通常为每日一次。环孢素A是一种强力免疫抑制剂,可阻断T淋巴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缓解脾切除术后的免疫相关并发症。需密切监测肾功能及钙代谢指标。
除上述治疗措施外,建议定期复查血常规以及凝血功能,以便及时发现血小板的变化。饮食方面宜选用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

2023-12-25 00:51

举报

陈冠忠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很多,按其发病原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需要首先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临床上主要是用激素,严重者可以考虑作脾切除

2014-11-24 22:0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