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肾内科> 肾功能衰竭> 肾性尿崩症肾功能衰竭

医生回答(2)

朴浩霖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肾性尿崩症肾功能衰竭可以考虑补充电解质平衡、控制液体摄入、腹膜透析、血液透析、肾脏移植等治疗方法。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以评估肾功能状态。
1.补充电解质平衡
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电解质溶液来纠正低渗血钠状态。此措施有助于维持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平衡,缓解因肾性尿崩症导致的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相应临床表现。
2.控制液体摄入
限制每日饮水量并监控实际摄水量,配合使用利尿剂如以减少体液潴留。肾性尿崩症患者存在中枢性抗利尿激素缺乏,致肾小管重吸收水分障碍。限制液体摄入可减轻水肿、高血压等症状;配合利尿剂效果更佳。
3.腹膜透析
腹膜透析是将透析液引入患者的腹腔内,在腹膜表面进行溶质交换的过程,通常需要每天进行数次。腹膜透析能够帮助清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改善肾性尿崩症引起的尿量减少和尿浓缩能力下降等问题。
4.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是一种利用人工半透膜清除身体内毒素和多余水分的方法,一般每周进行多次。血液透析能有效地清除体内积累的废物和过量电解质,对治疗肾性尿崩症伴随的电解质紊乱有益。
5.肾脏移植
肾脏移植手术从一个健康的供体将其肾脏移除并植入到患者身上,旨在恢复正常的肾功能。肾脏移植是针对终末期肾病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对于治疗肾性尿崩症所导致的肾功能衰竭具有重要意义。
在治疗肾性尿崩症合并肾功能衰竭的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及肾功能指标。同时,建议定期评估营养状况,必要时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治疗,以促进机体康复。

2024-03-04 11:52

举报

张晓晓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尿崩症是指大量稀释性体液从体内排出,这种过量摄水和低渗性多尿的状态,可能是由于正常的生理刺激不能引起抗利尿激素(ADH)释放所致(中枢性或神经性),或肾脏对抗利尿激素不起反应即肾性尿崩症。本文所涉及的是后者。即在血浆ADH正常或增高的情况下,肾脏不能浓缩尿液而持续排出稀释尿的病理状态。

2014-11-27 22:2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