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消化内科> 拉肚子> 沙门氏菌感染途径

医生回答(2)

孙筱柔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沙门氏菌感染主要通过摄入被污染的食物或水进入人体,通常发生在食用未经充分烹饪的禽肉、蛋类或受污染的水源后。
沙门氏菌侵入肠道后,在局部繁殖并产生肠毒素,导致小血管通透性增加,炎症细胞浸润,进而引发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此外,该细菌还可能通过血流扩散至其他器官,引起全身感染。沙门氏菌感染的症状包括腹痛、腹泻、恶心呕吐以及发热等。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症状。
针对沙门氏菌感染的检查包括血常规、便常规及培养、尿常规及培养等。必要时还可进行X线检查以评估肺部情况。治疗沙门氏菌感染的主要措施是使用抗生素,如氟喹诺酮类药物(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或头孢菌素类药物(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对于严重脱水者需及时补充电解质溶液。
沙门氏菌感染可通过食物传播,因此应确保食品煮熟后再食用,同时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已知有感染风险的人或物品。

2024-01-16 04:11

举报

方安俊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沙门氏菌性胃肠炎时,小肠是主要的病变部位,但也可累及结肠,引起痢疾样症状。沙门氏菌具有侵袭性,引起粘膜炎性反应,伴粘膜下层中性粒细胞浸润,有时可深至固有层。炎症细胞产生和释放前列腺素,使腺苷酸环化酶活性增高;沙门氏菌分泌肠毒素,直接刺激环化酶系统,使肠液分泌能力大大增加,超过肠道重吸收能力,引起腹泻。

2014-12-30 10:2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