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血液科> 溶血> 什么是儿童溶血性贫血

医生回答(2)

谢少尚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儿童溶血性贫血是指由于红细胞破坏速率超过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而引起的一组贫血疾病。
儿童溶血性贫血是由于遗传性或获得性红细胞寿命缩短,导致其提前被破坏的一种血液疾病。其发生与红细胞膜缺陷、血红蛋白异常、红细胞酶缺乏等因素有关。儿童溶血性贫血的症状包括黄疸、乏力、头晕、食欲减退等。严重时可出现脾脏肿大、胆结石等症状。
儿童溶血性贫血可以通过血常规、血生化、血涂片镜检、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高铁血红蛋白还原率测定、自身抗体检测、基因分析等实验室检查来确诊。儿童溶血性贫血的治疗需针对具体病因,可能需要药物治疗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或输血支持。必要时,医生会根据病情考虑脾切除术。
家长应注意孩子的饮食营养均衡,避免食用可能导致溶血的食物或药物,同时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给予适当的心理支持。

2024-02-19 05:27

举报

张晓云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一)治疗溶血性贫血种类多种多样,因此,其治疗应根据病因、类型拟定治疗方案。   1.去除诱因 有溶血诱因者应尽早尽快去除诱因   (1)保暖:如冷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应立即保暖,特别是使四肢温暖。   (2)蚕豆病:由蚕豆病引起的溶血性贫血应避免食用蚕豆和氧化性药物。   (3)药物性溶血:某药引起的溶血性贫血应立即停止用该药。   (4)输血性溶血:输血引起溶血者应立即停止输血。   (5)控制感染:感染引起的溶血性贫血应积极控制感染等。   2.肾上腺皮质激素 能抑制免疫反应,对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有效。   3.雄激素或蛋白合成激素 能刺激造血,增加代偿功能。   4.免疫抑制药 对部分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有效,但应在肾上腺皮质激素使用无效时试用。   5.输血 可改善贫血症状,但有时也有一定的危险性,例如给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病儿输血可发生严重的溶血反应。大量输血还可抑制病儿的造血功能。   6.其他 对某些先天性或遗传性溶血性贫血除给予对症处理外,尚可采取切脾甚至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治疗。总之,溶血性贫血的治疗应针对某一特定缺陷来选择治疗方案。

2015-02-14 10:0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