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心血管内科> 心脏> 体外循环技术研究背景

体外循环技术研究背景

发病时间:不清楚

体外循环技术研究背景

补充说明:体外循环技术研究背景

a******W 2015-02-20 18:35

体外循环 心脏搭桥手术 手术 心脏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医生回答(2)

林玉翎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心脏手术常规采取体外循环,这种技术有很久的历史了,技术本身很成熟,再加上医务人员的自身素质,体外循环基本是开胸直视心脏手术的首选;非体外循环,已经很少使用了,而且随着体外循环地推广,非体外循环技术基本废弃了

2015-02-20 18:35

举报

王春晓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体外循环技术一般是指体外循环,其研究背景主要包括体外循环的概念、体外循环的装置、体外循环的基本操作、体外循环的基本结构、体外循环的辅助装置。

1、体外循环的概念

体外循环是指将患者的动脉血液引流到体外,然后经过过滤、吸附和分离等处理,然后再回流到体内。

2、体外循环的装置

体外循环装置主要包括血泵、氧合器、变温器、过滤器、微量泵等。

3、体外循环的基本操作

体外循环开始时,需要将患者的全身肝素化,一般使用常规剂量的肝素抗凝,然后将血液通过管道引入体外循环装置,在体外循环开始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进行血液抽取、血液灌注、血液透析、超滤等操作,同时还需要注意避免过度挤压导管,以免导致管道内的血液凝固堵塞管道。

4、体外循环的基本结构

体外循环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膜肺、血泵、滤过器、微量泵等。

5、体外循环的辅助装置

体外循环的辅助装置主要包括管路、过滤器、微量泵等。

体外循环技术是一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措施,主要用于心脏手术,可以为患者提供心肺功能支持,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在进行体外循环前,需要将患者的血液引流到体外,然后经过过滤、吸附和分离等处理,然后再回流到体内。

如果在体外循环过程中,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如头晕、恶心、呕吐等,需要及时告知医生,以免对身体造成损伤。

2015-02-20 18:3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适用药品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