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妇产科> 产科> 胎位不正> 垂体性矮小病的中医治疗

医生回答(2)

胡湛波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垂体性矮小病可通过营养调理、中药调理、针灸疗法等中医方法治疗。若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加重,应尽快就医以评估其他治疗选项。
1.营养调理
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摄入量来改善身高发育状况。补充必要的生长因子和激素以支持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工作;同时促进骨骼健康发育。
2.中药调理
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补肾益气类方剂如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等以改善体质状态。这些药物具有滋阴补肾、益精血的功效,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并促进生长发育;对于因肾虚引起的生长迟缓具有一定改善作用。
3.针灸疗法
针对特定穴位进行电针刺激或者传统手法操作,在专业人员监督下定期开展。中医认为选择适当经络路线上的腧穴组合作为施治部位,可调节体内气血流通状态、平衡阴阳五行关系从而实现生发之效用目标。
垂体性矮小病患者应密切监测身高增长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重组人生长激素进行替代治疗,以改善身高状况。

2024-01-15 12:14

举报

姚平霞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GH缺乏症的部分患儿出生时有难产史、窒息史或者胎位不正,以臀位、足位产多见。出生时身长正常,出生后5个月起出现生长减慢,1~*岁明显。多于*岁后才引起注意。随年龄的增长,生长缓慢程度也增加,体型较实际年龄幼稚,四肢和身体比例匀称。自幼食欲低下。典型者矮小,皮下脂肪相对较多,腹脂堆积,圆脸,前额略突出,小下颌,上下部量正常、肢体匀称,高音调声音。学龄期身高年增长率不足4cm,严重者仅2~3cm,身高偏离在正常均数-2SD以下。患儿智力正常。出牙、换牙及骨龄均延迟。

2015-05-02 11:3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