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染病科> 其他传染病> 黑热病> 黑热病的中医治疗

医生回答(2)

查继红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黑热病的中医治疗可以考虑柴胡清热饮、清瘟败毒散、黄连解毒汤、茵陈蒿汤、犀角地黄汤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立即就医。
1.柴胡清热饮
柴胡清热饮由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甘草等中药组成,通过煎煮或冲泡服用。此方具有疏肝解郁、清热泻火的功效,适用于治疗因情志不畅引起的胸闷、烦躁等症状。
2.清瘟败毒散
清瘟败毒散由石膏、知母、栀子、玄参、黄芩、桔梗、赤芍、大青叶、板蓝根、牛蒡子、生地黄、连翘、竹叶卷心、马勃、人中黄组成,水煎服。本品具有清气凉营、解毒救逆的作用,主治气血两燔证,即高热烦渴、神昏谵语、斑疹吐衄、舌绛苔黄、便秘溺赤等症。
3.黄连解毒汤
黄连解毒汤由黄连、黄芩、栀子、连翘、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等药物组成,加水煎煮后服用。该方剂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能够缓解发热、口干舌燥、咽喉肿痛等不适症状。
4.茵陈蒿汤
茵陈蒿汤由茵陈、栀子、大黄三味药组成,其中茵陈为主药,栀子为辅药,大黄为使药,三者合用可增强清利湿热的效果。本方主要用于治疗湿热黄疸,其功效为清利湿热,可用于治疗湿热蕴结脾胃所致的身目俱黄、黄色鲜明、腹胀满、胁痛、纳呆、小便短黄、脉弦滑数等病症。
5.犀角地黄汤
犀角地黄汤由犀角(用水牛角代)、生地黄、芍药、牡丹皮组成,上药比例为3:6:4:3,加水适量,文火煮取汁液,去渣留汁,再加入冰糖溶化即可。本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之效,对于血热妄行所导致的各种出血证有较好的疗效,如鼻出血、呕血、咯血、尿血、便血等。
患者应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饮食方面宜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充足的休息,有助于促进身体恢复。

2024-01-30 23:29

举报

荣慧敏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一般治疗
  黄热病的治疗应卧床休息直至完全恢复,应住在无蚊虫的屋内,尤其在病儿发热期间有病毒血症应使用蚊帐。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频繁呕吐者可禁食、给予静脉补液,注意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对症治疗
  高热时黄热病的治疗宜采用物理降温为主,禁用阿司匹林退热,因可诱发或加重出血。频繁呕吐可口服或肌注胃复安。有继发细菌感染或并发疟疾者给予合适的抗生素或抗疟药。心肌损害者可试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对重症病例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发生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等即予以相应处理。

2015-05-05 00:2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