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肛肠外科> 便血> 黄芩的作用与功效

医生回答(2)

姚小金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黄芩具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抗炎、抗病毒、降血压等功效与作用。由于黄芩可能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使用时需谨慎并咨询医生以确保安全有效。
1.泻火解毒
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其性寒凉,入肺经和大肠经,能清除体内火热邪气。可用于治疗肺热咳嗽、湿热痢疾等病症。可配伍石膏、栀子增强清泄肺火之效;或与白头翁合用以加强清热解毒、利湿止痢之功。
2.清热燥湿
黄芩归肺、胆经,具有清热燥湿的作用,能够使体内的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对于湿温发热、暑湿表证、湿热痞满、呕吐泻痢等病症有一定的缓解效果。内服时可用黄连、半夏同治湿温初起,见头痛身困、胸闷不饥、舌苔腻等症。
3.抗炎
黄芩中的黄芩苷、汉黄芩素等成分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细胞的活化和迁移,从而减轻组织损伤。适用于治疗急性胃炎、肝炎等引起的腹痛、腹泻等症状。可通过口服黄芩制剂进行治疗。
4.抗病毒
黄芩提取物中含有多种生物碱类化合物,如黄芩甙元等,这些物质对多种病毒有直接杀灭作用。可用于治疗由流感病毒、腺病毒等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板蓝根颗粒、蒲地蓝消炎片等中成药含黄芩。
5.降血压
黄芩中的黄芩甙元具有扩张外周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黄芩可能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药物。建议定期监测血压并遵循医嘱调整用药剂量。
使用黄芩时需注意可能出现的消化道不适症状,如恶心、呕吐等。同时,由于本品性质寒凉,长期大量服用可能会导致脾胃虚寒,因此脾胃虚弱者慎用。

2024-02-07 13:05

举报

廖丽华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黄芩的作用与功效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禁忌
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禁服。
黄芩出自《吴普本草》,黄芩,二月生,赤黄叶,两两四四相值,茎空,中或方员,高三、四尺,四月花红赤,五月实黑,根黄。二月至九月采。

黄芩,以根入药,并入选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有清热燥湿,凉血安胎,解毒功效。黄芩的临床应用抗菌比黄连还好,而且不产生抗药性。
黄芩临床应用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现在仍然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要药,被称为“中药抗生素”。
黄芩的功效

(一)黄芩的功效
黄芩味苦,性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药对》:黄芩,得厚朴、黄连止腹痛:得五味子、牡蒙、牡蛎令人有子;得黄芪、白蔹、赤小豆疗鼠瘘。
《本草图经》:张仲景治伤寒心下痞满,泻心汤四方皆用黄芩,以其主诸热,利小肠故也。又太阳病下之利不止,有葛根黄芩黄连汤;及主妊娠安胎散,亦多用黄芩。
《医学启源》:黄芩,治肺中湿热,疗上热目中肿赤,瘀血垄盛,必用之药。泄肺中火邪上逆于隔上,补膀胱之寒水不足,乃滋其化源。
《本经》:主诸热黄疸,肠僻,泄利,逐水,下血闭,(治)恶疮,疽蚀,火疡。
《别录》:疗痰热,胃中热,小腹绞痛,消谷,利小肠,女子血闭,淋露下血,小儿腹痛。
《滇南本草》:上行泻肺火,下行泻膀胱火,(治)男子五淋,女子暴崩,调经清热,胎有火热不安,清胎热,除六经实火实热。
《纲目》:治风热湿热头疼,奔豚热痛,火咳,肺痿喉,诸失血。
《本草正》:枯者清上焦之火,消痰利气,定喘嗽,止失血,退往来寒热,风热湿热,头痛,解瘟疫,清咽,疗肺痿肺痈,乳痈发背,尤法肌表之热,故治斑疹、鼠瘘,疮疡、赤眼;实者凉下焦之热,能除赤痢,热蓄膀胱,五淋涩痛,大肠闭结,便血、漏血。
《 科学的民间药草》:外洗创口,有防腐作用。
(二)黄芩的禁忌

《本草经疏》:脾肺虚热者忌之。凡中寒作泄,中寒腹痛,肝肾虚而少腹痛,血虚腹痛,脾虚泄泻,肾虚溏泻,脾虚水肿,血枯经闭,气虚小水不利,肺受寒邪喘咳,及血虚胎不安,阴虚淋露,法并禁用。

2015-06-21 17:4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