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消化内科> 胃炎> 慢性胃炎> 养胃舒软胶囊

精选回答(2)

牛建海 主任医师 保定市第一中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治疗各种急慢性胃肠疾病、急慢性肝病、肝硬化、肝癌、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胆结石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提问

养胃舒软胶囊是一种中成药,主要成分有党参、黄精、山药、玄参、乌梅、山楂、陈皮等,可以起到滋阴养胃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慢性胃炎、胃脘灼热、隐隐作痛等症状。

养胃舒软胶囊主要用于治疗慢性胃炎,对于胃脘灼热、隐隐作痛、口干口苦等症状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养胃舒软胶囊主要成分是中药,所以对胃黏膜的刺激性较小,一般不会引起胃部不适的症状。但是在服用药物之前,患者需要先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咨询医生,不要私自盲目用药。

患者在服用药物期间要注意合理饮食,避免大量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比如辣椒、酸辣粉等。而且患者要避免吸烟喝酒,以免加重对胃黏膜的刺激。如果患者服用药物一段时间以后,症状并没有得到改善,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根据检查结果配合医生进行针对性治疗。

2019-02-14 16:12

举报

杨立志 副主任医师 商丘市睢阳区中医院

擅长:高血压,冠心病,消化系统疾病,中西医结合科,儿科

提问

你好,根据你的咨询,养胃舒胶囊主要起到滋阴养胃的作用,用于慢性胃炎,胃脘灼热,隐隐作痛等症状。养胃舒胶囊的使用注意事项如下;1.孕妇慎用。2.湿热胃痛证及重度胃痛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3.儿童及年老体虚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4.服本药三天症状未改善,应停止服用,并去医院就诊。5.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6.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7.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8.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一般不适合与其他药物一起服用,详细情况,到当地医院消化科咨询一下。

2018-01-22 07:45

举报

医生回答(2)

郭伟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养胃舒软胶囊用于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时,胃黏膜长期存在炎症反应,导致胃酸分泌异常,胃动力减弱,进而引起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该胶囊中的白芍可降低平滑肌张力,减轻腹痛;木香则具有促进胃肠蠕动的作用,有助于缓解恶心呕吐症状。
在使用养胃舒软胶囊期间,应注意避免食用生冷、油腻或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胃部不适。
患者应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在服用养胃舒软胶囊的同时,还应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2024-03-07 08:45

举报

董华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根据描述,有胃炎症状,建议可以在饭前服用胃药,另外,建议在饮食中要注意,尽量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应该会逐渐好转的。需要跟妈富隆分开至少半小时服用,以免影响彼此的药效、,本药适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应激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和卓-艾综合征(胃泌素瘤)。复方猴头颗粒治疗消化道溃疡药。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三者一起使用治疗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效果更好。养胃舒胶囊能滋阴养胃。用于慢性胃炎,胃脘灼热,隐隐作痛。你吃不了胶囊,咽不下去,养胃舒胶囊能打开了用温水服用.不会影响药效. 胃痛主要胃炎或胃溃疡,建议您做胃镜检查,确诊后在治疗,推荐归脾汤,它的功效是益气补血,健脾养心.药物组成:白术(9克) 当归(9克) 茯神(9克) 黄芪炒(12克) 远志(6克) 龙眼肉(12克) 酸枣仁炒 (12克) 人参(6克) 木香(6克) 炙甘草(3克).适用于心脾气血两虚证.方中的白术,人参,黄芪补脾益气,当归,龙眼肉补心养血,木香理气醒脾,使之补不碍胃,补而不滋腻.根据您的描述,您有气滞胃脘的症状,可酌情加些行气的药物,如陈皮,枳壳等.胃阴虚可加玉竹,知母.汪昂《医方集解·补养之剂》:“此手少阴,足太阴药也.血不归脾则妄行,参,术,黄芪,甘草之甘温,所以补脾;茯神,远志,枣仁,龙眼之甘温酸苦,所以补心,心者,脾之母也.当归滋阴而养血,木香行气而舒脾,既以行血中之滞,又以助参,芪而补气."同仁堂有归脾汤的中成药,名字叫人参归脾丸.效果真的不错,希望此方对您有帮助.

2015-07-22 18:3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