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染病科> 肝病科> 乙肝> 乙肝> 乙肝五项定量对照表

精选回答(1)

包永忠 主任医师 内蒙古监狱管理局第二医院

擅长: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血脂及肺炎、糖尿病、泌尿系感染、传染病、皮肤性病科等全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提问

乙肝五项定量,是指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乙肝核心抗体。这五项指标是判断乙肝病毒感染的血清学状态和临床转归,判断是否有传染性的重要指标。

1、乙肝表面抗原

乙肝表面抗原是乙型肝炎病毒的外壳蛋白,本身不具有传染性,但具有抗原性,可以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也就是乙肝表面抗原。如果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提示感染乙肝病毒,是乙肝病毒感染的标志。

2、乙肝表面抗体

乙肝表面抗体是一种保护性抗体,可以中和乙肝病毒的感染力,保护人体免受乙肝病毒的感染。乙肝表面抗体阳性,则提示机体对乙肝病毒具有免疫力,不会再感染乙肝病毒。

3、乙肝E抗原

乙肝E抗原是一种表达于HBVE复制和传染的指标,也是判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重要指标。乙肝E抗原阳性,提示乙肝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

4、乙肝E抗体

乙肝E抗体是一种高密度的抗体,阳性则提示乙肝病毒复制减弱,传染性降低。

5、乙肝核心抗体

乙肝核心抗体是既往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的标志,也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学标志。

如果患者乙肝五项检查出现异常,建议及时就医,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018-10-08 13:59

举报

医生回答(2)

闵阳华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通常所说的乙肝五项指标或“二对半”是乙肝最常用的血清学检测指标,同一患者在不同时期可出现不同的化验结果。分析乙肝的传染性不仅要看是否“大三阳”,还要看HBv—DNA是否是阳性、复制水平的高低,才能确切判断乙肝传染性的强弱。下面简要介绍乙肝五项定量对照表乙肝5项指标不同组合的意义,参见上面对照表。俗话说的“大三阳”是指上表第1行,“小三阳”是指上表第2行。1、“大三阳”见于以下几种可能:①慢性乙型肝炎,常见乏力、食欲差等症状;②乙肝病毒耐受期携带者,无明显症状,肝功和B超检查均正常;③急性乙型肝炎早期;④乙肝肝硬化,见于少数病毒仍活跃复制的肝硬化患者。2、“小三阳”见于以下几种情况:①乙肝病毒感染者经历无症状免疫清除后,进入了病毒残留期,形成乙肝病毒“小三阳”携带者;②乙肝患者经过一次或多次发作后,由“大三阳”转化为“小三阳”,肝功恢复正常,病毒复制也渐趋停止,血液中查不到病毒HBV—DNA,属于慢肝恢复或稳定阶段。

2015-07-23 12:00

举报

康高扬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乙肝五项定量对照表也称为乙肝两对半,包括乙肝表面抗原(用HBSAg表示)、乙肝表面抗体(用抗-HBS表示)、e抗原(用HBeAg表示)、e抗体(用抗-HBe表示)、核心抗体(用抗-HBc表示)。乙肝五项检查,便是抽出患者静脉血,检测血液中乙肝病毒的血清学标志。乙肝五项的检查是比较简单的,一般情况下上午检查,下午就能拿到结果,一天的时间就足够了。如果是乙肝携带者,建议每隔三个月到六月左右定期检查一次,不需要过于频繁检查。乙肝五项包括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五项定量对照表、e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质,自身不具有传染性,但它的出现常伴随着乙肝病毒的存在,因此它的阳性为已经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通常在感染病毒后2-6个月,血清转氨酶还未上升时,便可在血清中测到阳性。急性乙肝患者绝大多数可以在病程初期转阴,但慢性乙肝患者会持续阳性。表面抗体是体内对乙肝病毒免疫和保护性抗体,多在恢复期出现阳性。与此同时,接受乙肝注射疫苗者,绝大多数也呈阳性。e抗原通常在乙肝病毒感染后,表面抗原阳性同时,或其后数天便可测得阳性。e抗体阳性在抗原转阴后数月出现。核心抗体一般在表面抗原出现后3-5周,乙肝症状出现前便会在血清中检查出来。

2015-07-23 12:0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