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待分诊> 中药丸剂起源

医生回答(2)

林全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中药丸剂起源可能与方剂固定剂型的需要、便于携带与服用、便于储存、提高药物利用率以及特定治疗需求等病因相关。由于涉及传统中医药知识,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1.方剂固定剂型的需要
为了方便医生开处方和患者购买使用,古代医家将多种药材配伍后制成固定的剂型——中药丸剂。例如八珍丸由党参、白术等组成,主治气血两虚所致的面色萎黄、食少倦怠等症状。该药属于补益剂,具有补气养血之功效。
2.便于携带与服用
由于丸剂体积小,易于随身携带,且可减少因频繁服药带来的不便。如六味地黄丸中含熟地黄、山茱萸肉等成分,能滋阴补肾,常用于缓解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等情况。
3.便于储存
丸剂密封性好,可以防止水分和其他外界因素对其产生影响,从而延长保存时间。举例来说,牛黄清心丸中含有天麻、茯苓等中药材,能够平肝息风、化痰开窍,适用于治疗头晕、失眠多梦等症状。
4.提高药物利用率
通过将多种药材研磨成细粉并加蜜或水泛制成的小粒状外固形制,以达到增加其在体内吸收效率的目的。麝香保心丸中的麝香、蟾酥等成分合用有芳香通络、行气活血作用,可用于胸痹、心绞痛。
5.特定治疗需求
某些疾病的治疗需要特定的剂型,丸剂就是其中之一。例如金匮肾气丸中桂枝、附子合用温阳利水,泽泻、猪苓相配增强利水渗湿之力,诸药合用具有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的功效。
患者在服用中药丸剂时需注意观察是否有不良反应发生,如有不适应立即停药并向医师咨询。另外,在存放中药丸剂时应置于干燥避光处,避免高温潮湿环境。

2023-12-30 18:57

举报

贾宝云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制作步骤:
(1)起模:
首先将所用的中药材粉碎,过筛。制成药粉。(这一步可在药店买药后让其打粉过筛)
使药粉粘合成为0.5—1mm大小的丸,并在基础上层层增大而成丸。起模应该选择粘性适中的药粉,粘性过大,容易粘结,粘性过小,不容成模。
•起模的方法: •药物细粉加水起模 •湿粉制粒起模。 •起模用的药粉量是总量的2—5%
(2)成型:
将起模所制的小丸放入药粉中,摇动泛制成丸。(即将小模放入大量药粉中,像滚雪球那样使其增大,成丸。)
注意控制丸子的大小,加水、加药量均匀,经常分档,大的或者小的可以调成稀糊泛入。 •芳香性、刺激性的药粉可以泛入中层。
(3)盖面:
指将已经加大、合格、筛选均匀的丸剂,选用适当的材料操作至成品大小,使丸剂的表面致密、光洁、色泽一致。

2015-10-27 10:1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