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回答(1)
尿毒症患者不宜妊娠。
尿毒症是慢性肾衰竭的终末期表现,此时肾脏几乎丧失了其全部的功能,不能有效地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如果在此时怀孕,这些废物会在体内积聚,导致母体中毒,并可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高血压、心力衰竭等。此外,由于尿毒症患者免疫系统功能低下,易感染各种疾病,这对孕妇和胎儿都是极大的威胁。因此,为了确保母婴的安全,医生通常会建议患有尿毒症的女性避免怀孕。
存在个体差异,需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包括年龄、身体状况以及是否有合并症。
对于尿毒症患者而言,孕期管理尤为重要,应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减少母婴风险。必要时,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个体化决策。
2023-12-28 14:17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等病情稳定再怀孕。肾病是引起尿毒症的主要原因,在导致尿毒症的疾病中,慢性肾小球肾炎占55.7%。肾前性因子:如心脏衰竭,血管内水份容积不足等因素所造成;肾性因子:如肾毒物质造成肾脏细胞坏死或纤维化,肾丝球肾炎,或有一些全身性疾患,如高血压、糖尿病控制不良造成肾脏硬化或糖尿病肾病变。另外,全身性的血管炎有时也会侵犯肾丝球,造成肾丝球发炎,引发尿毒症;肾后性因子:泌尿道的阻塞,可能的原因为尿道结石或泌尿道肿瘤等因素所造成。中药灌肠,此方法有一定的结肠透析作用,是清除体内氮质的一个重要途径,为口服药物的补充,尤其对不能口服药物的病人更为适宜。一般选用生牡蛎、大黄、土茯苓、附子、蒲公英以通腑泄浊,促进毒素从肠道排泄,抑制蛋白分解,同时增加肠的蠕动,防止肠道内毒素吸收,促进体内有毒物质排出,有利于减轻健存肾单位的负荷,从而控制血肌酐、尿素氮等毒性物质的升高。
2015-12-07 15:35
举报向医生提问
尿毒症实际上是指人体不能通过肾脏产生尿液,将体内代谢产生的废物和过多的水分排出体外,引起的毒害。现代医学认为尿毒症是肾功能丧失后,机体内部生化过程紊乱而产生的一系列复杂的综合征。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称为肾功能衰竭综合征或简称肾衰。这个术语是PIORRY和HERITER在1840年描述了肾功能衰竭以后提出的。引起尿毒症的原因有: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结核、肾小动脉硬化、泌尿道结石、前列腺肥大、膀胱癌、红斑狼疮、糖尿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