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科> 性功能障碍> 糖尿病并发症眼睛失明

医生回答(2)

张德明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糖尿病并发症引起的眼睛失明可能与视力模糊、眼底出血、黄斑水肿、视网膜脱离或瞳孔异常有关,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评估病情和接受治疗。
1.视力模糊
如果患者存在血糖过高现象,则会导致晶状体膨胀或者渗透压改变,进而影响正常视力。此外,高血糖状态还会导致房水渗透压增高,从而引起虹膜根部阻滞。主要表现为看远处物体时出现重影或双像,近视物时则可能较为清晰。
2.眼底出血
由于长期高血糖刺激眼部血管壁,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红细胞从毛细血管内漏出,形成眼底出血的现象。眼底出血通常发生在眼球后部的视网膜上,这些区域包括黄斑区和视盘周围。
3.黄斑水肿
糖尿病可导致微血管病变,影响眼部血液循环,引发黄斑水肿。此时由于炎症反应和液体积聚,黄斑区的组织结构受到破坏,从而引起视力下降。黄斑位于眼底中央,是视觉最敏锐的部分,其水肿可能导致中心视野缺损或盲点。
4.视网膜脱离
糖尿病患者常伴随视网膜血管病变,若病情控制不佳,可能会导致视网膜与色素上皮层分离,即发生视网膜脱离。这是由于视网膜内液体积聚或炎症反应引起的。视网膜脱离通常发生在眼底后极部,但也可能涉及周边区域。
5.瞳孔异常
瞳孔异常可能是由糖尿病引起的神经损伤所致,因为高血糖会影响神经系统功能。瞳孔异常可能表现为瞳孔扩大或缩小不一致,这可能表明自主神经系统受损。
针对糖尿病并发症眼睛失明的症状,建议进行眼科检查,如裂隙灯检查、眼底镜检查等,以评估视网膜和眼底状况。治疗措施可能包括药物治疗,如胰岛素注射或口服降糖药以及激光治疗。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水平,遵循医嘱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并注意避免吸烟和过度饮酒,以减少眼部并发症的风险。

2024-01-28 22:11

举报

童欢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你好。糖尿病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其并发症,如失明、冠心病、严重感染、糖尿病足、糖尿病神经病变、性功能障碍、糖尿病肾病等。几年来开展的胃转流(GBP)手术治疗糖尿病已取得突破性进展,改变了传统内科治疗糖尿病“不可治愈”的历史。随访结果:手术后治愈率83%,有效率100%,同时60%以上糖尿病并发症得到缓解甚至痊愈。尤其对早期糖尿病患者治愈率更高。详细登陆我个人网站了解相关手术信息。祝您健康!

2015-12-15 19:0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适用药品

参芪降糖颗粒

益气养阴,滋脾补肾。主治消渴症,用于II型糖尿

盐酸布替萘芬喷雾剂

适用于浅部皮肤真菌感染,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足癣体癣股癣

利奈唑胺注射液

本品用于治疗由特定微生物敏感株引起的下列感染:院内获得性肺炎,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甲氧西林敏感或耐药的菌株)或肺炎链球菌引起院内获得性肺炎。社区获得性肺炎,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社区获得性肺炎,包括伴发的菌血症,或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仅为甲氧西林敏感的菌株)引起的社区获得性肺炎。复杂性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包括未并发骨髓炎的糖尿病足部感染,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甲氧西林敏感或耐药的菌株)、化脓链球菌或无乳链球菌引起的复杂性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尚无利奈唑胺用于治疗褥疮的研究。非复杂性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仅为甲氧西林敏感的菌株)或化脓链球菌引起的非复杂性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万古霉素耐药的屎肠球菌感染,包括伴发的菌血症。为减少细菌对药物耐药的发生,确保利奈唑胺及其他抗菌药物的疗效,利奈唑胺应仅用于治疗或预防确诊或高度怀疑敏感菌所致感染。如可获得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结果,应当考虑据此选择或调整抗菌治疗。如缺乏这些数据,当地的流行病学和药物敏感性状况可能有利于经验性治疗的选择。在对照临床研究中,对于应用利奈唑胺制剂超过28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进行评价。利奈唑胺不适用于治疗革兰阴性菌感染。如确诊或疑诊合并革兰阴性菌感染,立即开始针对性的抗革兰阴性菌治疗十分重要(见警告)。查看完整

参松养心胶囊

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清心安神。用于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属气阴两虚,心络瘀阻证,症见心悸不安,气短乏力,动则加剧,胸部闷痛,失眠多梦,盗汗,神倦懒言。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