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五官科> 眼科> 视网膜脱落> 视网膜脱落怎么治疗好

医生回答(5)

万明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视网膜脱落可以通过激光光凝治疗、冷冻治疗、气液交换、眼内注射抗VEGF药物、巩膜扣带术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以避免进一步的视力损失。
1.激光光凝治疗
激光光凝治疗通过使用特殊的激光设备对受影响区域进行精确照射,通常需要医生操作,在门诊完成。此方法利用高能量激光直接作用于异常血管化区域,形成微小瘢痕以封闭裂口,防止进一步出血。对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导致的黄斑区新生血管具有较好的效果。
2.冷冻治疗
冷冻治疗通常由专业的眼科医师执行,在特定设备下将制冷剂喷洒至受损伤区域使其冻结,随后移除制冷剂并保持一段时间后结束。该技术旨在破坏异常组织如水肿、增生的脉络膜上皮细胞以及新生血管。可缓解因高度近视所引起的黄斑部后膜剥离及脱离。
3.气液交换
气液交换是眼科手术过程中的一种常见操作步骤,需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执行。该措施涉及移除玻璃体腔内的气体或液体以促进视网膜复位。适用于外伤后引起玻璃体混浊导致视力下降。
4.眼内注射抗VEGF药物
眼内注射抗VEGF药物通常在医院门诊由专业人员操作,患者仰卧位,局部麻醉后将药物注入眼球内部。这类药物能够阻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作用,从而减少眼部新生血管和水肿,改善视网膜脱落相关症状。适合于多种原因引发的黄斑部水肿和渗漏。
5.巩膜扣带术
巩膜扣带术是一种开放性手术,在全麻下进行,由有经验的眼科医生操作。该手术通过将硅胶条或其他材料固定于眼球表面来稳定脱离的视网膜。适用于复杂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术后应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此外,建议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如避免剧烈运动,尤其是头部冲击活动,以减少视网膜脱落的风险。

2024-02-15 22:12

举报

胡一芬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视网膜劈裂症劈裂的位置位于下方周边眼底,呈半球形隆志,由囊样变性融和发展而成。内壁菲薄透明,外壁缘附近可以色素沉着。视网膜劈裂症视网膜劈裂区为绝对暗点,不活动,无视网膜下液。如果其内、外壁均有破裂,成为真性裂孔而发生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2016-08-04 15:49

举报

孙卓林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视网膜脱落可以通过激光光凝治疗、冷冻治疗、气液交换、眼内注射抗VEGF药物、巩膜扣带术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以避免进一步的视力损失。
1.激光光凝治疗
激光光凝治疗通过使用特殊的激光设备对受影响区域进行精确照射,通常需要医生操作,在门诊完成。此方法利用高能量激光直接作用于异常血管化区域,形成微小瘢痕以封闭裂口,防止进一步出血。对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导致的黄斑区新生血管具有较好的效果。
2.冷冻治疗
冷冻治疗通常由专业的眼科医师执行,在特定设备下将制冷剂喷洒至受损伤区域使其冻结,随后移除制冷剂并保持一段时间后结束。该技术旨在破坏异常组织如水肿、增生的脉络膜上皮细胞以及新生血管。可缓解因高度近视所引起的黄斑部后膜剥离及脱离。
3.气液交换
气液交换是眼科手术过程中的一种常见操作步骤,需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执行。该措施涉及移除玻璃体腔内的气体或液体以促进视网膜复位。适用于外伤后引起玻璃体混浊导致视力下降。
4.眼内注射抗VEGF药物
眼内注射抗VEGF药物通常在医院门诊由专业人员操作,患者仰卧位,局部麻醉后将药物注入眼球内部。这类药物能够阻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作用,从而减少眼部新生血管和水肿,改善视网膜脱落相关症状。适合于多种原因引发的黄斑部水肿和渗漏。
5.巩膜扣带术
巩膜扣带术是一种开放性手术,在全麻下进行,由有经验的眼科医生操作。该手术通过将硅胶条或其他材料固定于眼球表面来稳定脱离的视网膜。适用于复杂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术后应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此外,建议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如避免剧烈运动,尤其是头部冲击活动,以减少视网膜脱落的风险。

2016-08-04 15:49

举报

闵阳华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视野内常有黑影飘动、视力减至光感或完全丧失、视野缺损 当视网膜发生部分脱离时,病人在脱离对侧的视野中出现固定的云雾状阴影。如果发生黄斑区脱离时,中心视力大急剧下降。脱离之前往往有先兆症状,在眼球运动时出现闪光。由于玻璃体混浊,视野内常有黑影飘动。如果视网膜全脱离,视力减至光感或完全丧失。在视力减退前也常有视物变形,眼球运动时有物象震颤的感觉,由于眼内液更多地通过色素上皮进入脉络膜致使眼压偏低。脱离范围广和时间愈久,眼压愈低。偶也有眼压偏高的病例。脱离较久的视网膜后面可见白色沉着小点。当视网膜复位,视网膜下液吸收,眼压可恢复。

2016-08-04 15:49

举报

姚龙夏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视网膜脱离的原因很多,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本病多见于中年或老年人,近视居多,双眼可先后发病。发病的诱因有视网膜周边部的格子状和囊样变性,玻璃体液化变性和视网膜粘连,这些诱因又和年龄、遗传、外伤等因素有关。

2016-08-04 15:4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