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双下肢缺血原因和症状?

精选回答(2)

邵自强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擅长:脑血管病、帕金森综合症、痴呆、抑郁焦虑

提问

双下肢缺血一般是由先天性心脏瓣膜病、局部血栓形成和动脉硬化闭塞症等原因引起,通常有麻木、疼痛、活动障碍等症状。
1、先天性心脏瓣膜病:血栓脱落以及肢体远端血流阻塞会导致急性下肢缺血,突然苍白、麻木、疼痛、功能障碍等。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严重的肢体坏死。2、局部血栓形成相对急性,可能在一两天或几天内突然出现,如肢体怕冷、疼痛、脉搏减弱、活动障碍等。3、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患者,当肢体血管长期狭窄或闭塞时,肢体远端血流不能满足营养代谢的需要,可能导致肢体急性缺血,甚至坏疽。
建议患者应该保护远端肢体,并适当地进行功能锻炼,避免过度劳累。

2022-08-30 15:07

举报

黄洋峰 副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各种痔,肛裂,肛周脓肿,肛瘘,肛门瘙痒,便血等肛肠科疾病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术后疼痛的处理。

提问

动脉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好发于某些大、中型动脉,如腹主动脉、髂动脉、股、腘动脉等。病变动脉内膜增厚、增生及血脂浸润,形成粥样斑块,并可伴有钙化,导致动脉管腔狭窄、形成血栓和管腔闭塞等,使肢体出现慢性或急性缺血症状。这种疾病称之为动脉硬化闭塞症。其病理特点是:①病变血管内膜增生、粥样斑块形成,动脉中层强力纤维往往发生退行性改变,而动脉外膜可保持完整。②病变常呈节段性、多好发于动脉分叉起始部的后壁及动脉主干弯曲或受压的部位。③动脉狭窄常成缓慢进行性发展,导致远端肢体组织成慢性缺血状态,而当粥样斑块破溃或脱落,基底粗糙造成血小板及纤维蛋白物质的停滞粘附,产生血栓使动脉管腔闭塞,甚至血栓可向动脉上、下端蔓延,使肢体缺血加重甚至造成急性缺血坏死。动脉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好发于某些大、中型动脉,如腹主动脉、髂动脉、股、腘动脉等。病变动脉内膜增厚、增生及血脂浸润,形成粥样斑块,并可伴有钙化,导致动脉管腔狭窄、形成血栓和管腔闭塞等,使肢体出现慢性或急性缺血症状。这种疾病称之为动脉硬化闭塞症。其病理特点是:①病变血管内膜增生、粥样斑块形成,动脉中层强力纤维往往发生退行性改变,而动脉外膜可保持完整。②病变常呈节段性、多好发于动脉分叉起始部的后壁及动脉主干弯曲或受压的部位。③动脉狭窄常成缓慢进行性发展,导致远端肢体组织成慢性缺血状态,而当粥样斑块破溃或脱落,基底粗糙造成血小板及纤维蛋白物质的停滞粘附,产生血栓使动脉管腔闭塞,甚至血栓可向动脉上、下端蔓延,使肢体缺血加重甚至造成急性缺血坏死。

2019-07-07 14:15

举报

医生回答(1)

林东升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下肢缺血主要与血液循环不通畅有关,也可能是血管堵塞的原因,血液里面垃圾较多,会影响到血液循环,血管里面的脂肪和胆固醇过高会影响到血液循环也会到下肢缺血问题,所以平时要经常到户外活动,身体尽量让人身体血液循环通畅,能有效改善下肢缺血问题。

2019-04-25 05:3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