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科> 中医内科> 气虚不能固摄血液

气虚不能固摄血液

发病时间:不清楚

气虚不能固摄血液

补充说明:气虚不能固摄血液

2019-05-03 20:09

针灸 补中益气丸 玉屏风颗粒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2)

武志娟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内科、儿科疾病,如反复咳嗽、小儿发热、鼻咽炎、哮喘、慢阻肺、支扩、小儿积食、反流性疾病、萎缩性胃炎、肠易激综合症、消化不良等;疑难疾病如肺结节、间质性肺病、肺动脉高压、肺肿瘤、消化道肿瘤等。其他如反复发作性口腔溃疡、乳腺增生、月经不调、糖尿病以及亚健康体质的调理。

提问

气虚不能固摄血液通常是由于先天不足、饮食不当、过度劳累等原因所引起,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药物治疗、针灸治疗等方法缓解。

1、药物治疗

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补中益气丸、玉屏风颗粒等药物治疗,可以起到益气、固表、止汗的作用,从而缓解气虚不能固摄血液的症状。

2、针灸治疗

患者也可以在专业的中医指导下通过针灸足三里穴、关元穴等穴位进行治疗,可以起到补中益气、养血调经的作用,从而缓解气虚不能固摄血液的症状。

此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还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病情的恢复。

2023-07-22 08:07

举报

郭立芳 主任医师 河北省中医院 三甲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慢性腹泻及便秘、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失眠、亚健康状态、更年期综合征等。

提问

脾气不足,运化水谷精微及运化水湿功能减弱所引起,临床以纳少腹胀,便溏,疲乏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常见泄泻、胃脘痛、腹痛、水肿、痰饮、哮喘、痿证、小儿疳积,以及西医的慢性胃肠炎、慢性肾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脾、胃同居中焦,脾胃之气统称中气,故脾气虚证属于中气不足范畴。“脾气虚”一词出于《内经》,如《灵枢?天年》中有“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的论述。其后历代医家对脾气虚证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有发挥,指出脾主运化,是气血生化之源,为后天之本。若先天禀赋不足,或素体脾胃虚弱,或后天失于调养,或饮食不节,饥饱失常,或劳倦过度,忧思日久,或年老体衰,或大病久病之后,元气未复,失于调养,则会使脾气亏虚,运化功能失常,导致气血生化乏源,形成脾气虚证。其他治疗
1.针刺
取穴内关、中脘、足三里、脾俞、胃俞、关元、建里等,每日或隔日针刺1次,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法。轮流取穴。对小儿疳积,用三棱针点刺中指第一指节掌面,以稍出血或黄包黏液为宜。4天1次,5次为1疗程。
2.灸法
取穴中脘、足三里、神阙、胃俞、脾俞等。用艾条或隔姜灸,日1次。
3.耳针
取交感、神门、肺、胃配十二指肠等穴。每次选2~3穴,隔日1次。

2019-05-03 20:14

举报

医生回答(1)

吴庆生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一般说来气虚不能固摄血液发病人群比较多,大多数情况下分析说这属于气血不周造成的。总体属于脾肾两虚,痰湿內盛所致,可以口服香砂六君丸配合金锁固精丸治疗试试看,多吃点山药,木耳也有一定好处。

2019-05-03 21:5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适用药品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