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血液科> 溶血> 标本溶血对血红蛋白的影响

标本溶血对血红蛋白的影响

发病时间:不清楚

标本溶血对血红蛋白的影响

补充说明:标本溶血对血红蛋白的影响

a******W 2022-06-22 22:48

溶血 脑梗死 心肌梗死 胸闷气短 贫血 增高 呼吸困难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医生回答(1)

惠利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血液科

提问

标本溶血可能导致血红蛋白浓度偏高、血红蛋白含量增加、血红蛋白分子氧饱和度升高、珠蛋白含量变化以及出现溶血假象。
1.血红蛋白浓度偏高
如果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减少或体积变小,则会导致单位体积内的血红蛋白数量增多,从而引起血红蛋白浓度偏高。可能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进而引发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等现象,严重时甚至会引起脑梗死、心肌梗死等疾病的发生。
2.血红蛋白含量增加
由于溶血导致红细胞破坏,释放出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含量增加。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气短等症状,不利于身体健康。
3.血红蛋白分子氧饱和度升高
当发生溶血时,红细胞会破裂,释放出大量的血红蛋白。这些未与氧气结合的血红蛋白可以继续摄取氧气并使其达到饱和状态。这可能导致组织获得过量的氧气,造成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
4.珠蛋白含量变化
珠蛋白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溶血过程中可能受到破坏,导致其含量发生变化。珠蛋白含量的变化会影响血红蛋白的功能,进一步影响血液运输氧气的能力。
5.溶血假象
溶血时,红细胞膜完整性遭到破坏,游离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增加,使得血液呈现红色外观。但这种情况下,实际上并没有新红细胞生成以替代被破坏的红细胞,因此并不能真正地改善贫血状况。
在处理溶血样本时,应避免剧烈震荡以免加重溶血程度;同时建议定期监测血常规及生化指标,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2024-02-13 22:4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