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待分诊> 血红蛋白偏高会导致什么症状

医生回答(1)

盛峻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血红蛋白偏高可能是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源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先天性心脏病、肾功能不全等疾病的表现,可能会出现头痛、眩晕、视力障碍等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1.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血液疾病,由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异常增殖导致红细胞数量过多,进而引起血红蛋白浓度增高。患者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头痛等症状。治疗通常需要应用羟基脲进行化疗。
2.肺源性心脏病
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肺动脉高压引起的右心室肥厚和功能衰竭,此时为了增加氧气供应,身体会代偿性地增加红细胞数量以提高血液携氧能力,从而导致血红蛋白偏高。患者可能表现为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临床表现。针对此病症,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利尿剂如氢来缓解水肿。
3.慢性阻塞性肺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气道存在炎症和狭窄,影响气体交换,为满足机体需要,血液中的红细胞会代偿性的增加,以提高血液中氧气含量,因此会出现血红蛋白偏高的现象。患者可能出现咳嗽、咳痰、呼吸急促等症状。治疗过程中,可考虑给予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以改善通气。
4.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可能导致心脏内血液流动受阻,继而引起肺部血管阻力增加,血液通过异常通道进入肺动脉,使血液黏稠度增高,刺激红细胞生成,造成血红蛋白偏高。典型症状包括发绀、呼吸困难以及体力活动受限。手术矫正如房间隔造口术可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5.肾功能不全
肾功能不全时,肾脏不能正常工作,无法有效地清除废物和多余的水分,这可能导致血液中的红细胞体积增大,以补偿减少的红细胞破坏。患者还可能出现浮肿、高血压等症状。控制血压水平是关键,常用药物有硝苯地平片、卡托普利片等。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血红蛋白偏高的患者,应避免高脂肪食物摄入过多,以免加重病情。此外,建议定期进行血常规、生化检查以及胸部X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潜在的问题。

2024-04-08 06:3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适用药品

七十味珍珠丸

安神,镇静,通经活络,调和气血,醒脑开窍。用于“黑白脉病”、“龙血”不调;中风、瘫痪、半身不遂、癫痫、脑溢血、脑震荡、心脏病高血压及神经性障碍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

1.哮喘:本品适用于需要联合应用吸入皮质激素和长效β2一受体激动剂的哮喘病人的常规治疗,吸入皮质激素和“按需”使用短效β2一受体激动剂不能很好地控制症状的患者,或应用吸入皮质激素和长效β2一受体激动剂,症状已得到良好控制的患者。2.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针对患有COPD(FEV1≤预计正常值的50%)和伴有病情反复发作恶化的患者进行对症治疗,这些患者尽管长期规范的使用长效的支气管扩张剂进行治疗,仍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

地高辛片

1 用于高血压、瓣膜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等急性和慢性心功能不全。尤其适用于伴有快速心室率的心房颤动的心功能不全;对于肺源性心脏病、心肌严重缺血、活动性心肌炎及心外因素如严重贫血甲状腺功能低下维生素B1缺乏症的心功能不全疗效差;2 用于控制伴有快速心室率的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患者的心室率及室上性心动过速

复方α-酮酸片

配合低蛋白饮食,预防和治疗慢性因肾功能不全而造成蛋白质代谢失调引起的损害。通常用于肾小球滤过率低于每分钟25毫升的患者。低蛋白饮食要求成人每日蛋白摄入量为40克或40克以下。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