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如何辨别核上瘫与核下瘫?

精选回答(1)

周志可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擅长:老年病医学 脑神经病

提问

核上瘫和核下瘫的主要区别在于影响的范围不同。
颅神经主要包括12对。不同的颅神经出现问题后,表现会有所不同,但共同的区别是面神经核上和核下麻痹的区别。具体分析如下:1、核上性麻痹发生后,核上性麻痹的主要表现为中枢性面瘫,主要由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引起。主要临床症状为病灶对侧下面部肌肉麻痹,上面部肌肉、额肌和眼轮匝肌基本不受影响。患者主要表现为中枢性面瘫。双侧额前和双侧眼肌对称闭合,力量也相等。主要表现为眉眼以下面肌麻痹、鼻唇沟浅、角度偏斜等。角度偏斜为对侧。2、亚核麻痹和下颌后的发生主要是下运动神经元的损伤,如面神经核或随后的周围神经。症状是病灶同一侧上下两侧的面部肌肉瘫痪,这将影响患者的正常表情和运动。患者主要表现为周围性面瘫。患者会出现偏瘫侧额线变浅,或额线消失,眼睑下垂或眼睑闭合无力。同时,还会出现撕裂、角度偏差等。嘴部的角度偏差会偏向焦点的一侧。亚核腺体麻痹的患者在喝水时可能会漏水,在吹口哨时可能会漏气。但是,无论发生什么样的面神经问题,都应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应的神经检查,并根据医生的建议积极治疗。
面神经核的上部由双侧脑神经支配,面神经核的下部由单侧脑神经支配。因此,上面的面神经核属于中枢性麻痹,只有下眼睑角的表达是倾斜的,而额叶纹状体保持正常,双侧裂眼的大小是正常的。面神经核以下的瘫痪属于周围性瘫痪。整个面部瘫痪,额头线条变浅,眼睑无法闭合,嘴角歪斜,无法吹哨子。临床上,常见于周围性面神经炎。

2022-06-28 20:35

举报

医生回答(1)

李英光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核上瘫,就是中枢性面神经瘫,是由于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导致的症状。表现为眼裂以下的病灶对侧出现面部瘫痪,即鼻唇沟变浅、口角歪斜,常见于脑血管疾病。而核下瘫,就是周围性面神经瘫,为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导致,临床上的表现为,病灶侧眼裂上和眼裂下出现面肌瘫痪,即表现为患侧额纹消失、变浅。

2019-08-02 08:3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