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小儿骨科> 小儿烧伤> 小儿烧伤补液计算方法怎么算

小儿烧伤补液计算方法怎么算

发病时间:不清楚

小儿烧伤补液计算方法怎么算

补充说明:小儿烧伤补液计算方法怎么算

a******W 2021-07-01 10:33

小儿烧伤 烧伤 轻度烧伤 损伤 出血倾向 水肿 生理盐水 氯化钠溶液 白蛋白 血压 心脏 观察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医生回答(1)

李翼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小儿烧伤的补液量可按补液总量估算、补液速度控制、补液种类选择、电解质平衡调整和输液顺序安排等方法进行计算和管理。如果患儿出现严重不适或病情变化,应立即就医。
1.补液总量估算
补液总量估算通常采用张力公式法,即体重×(%体表面积烧伤/2)=总补液量。例如,一名5kg的小儿,烧伤面积为30%,则其补液总量约为750ml。此方法考虑了小儿体重及烧伤面积的影响,可准确估计烧伤引起的体液丢失量,指导补液治疗。
2.补液速度控制
补液速度控制需依据患儿年龄、心肺功能状态等因素制定方案。如对于轻度烧伤的小儿,初始6小时内可按每小时5-8ml/kg给予液体复苏。适当的速度有助于预防过快补液导致的心脏负荷增加或其他并发症。不同阶段应调整输液速率以满足患儿生理需要。
3.补液种类选择
补液种类包括晶体液和胶体液,晶体液首选生理盐水或复方氯化钠溶液;胶体液可选用血浆、白蛋白等。选择合适的补液种类有利于维持电解质平衡和稳定血容量。根据小儿的具体情况决定使用何种类型液体。
4.电解质平衡调整
电解质平衡调整涉及监测并纠正钠、钾、钙等离子浓度异常。可通过血液电解质检查指导补充电解质溶液。保持适当的电解质水平对防止代谢紊乱和器官损伤至关重要。针对小儿烧伤后可能出现的低钠、高钾等情况进行针对性补充或排除。
5.输液顺序安排
输液顺序一般为先晶后胶,即先快速输入晶体液再缓慢加入胶体液。这有助于优化组织修复过程中的微循环稳定性。根据小儿的凝血功能特点,在输注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有无出血倾向。
在处理小儿烧伤时,应密切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特别是心率和血压,以及时发现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此外,家长应注意观察患儿尿量的变化,确保补液量适宜,避免过度补液引起水肿。

2024-01-27 11:5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