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肛门出血拉不出大便怎么办
补充说明:肛门出血拉不出大便怎么办
a******W 2021-07-05 16:27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肛门出血、拉不出大便可以考虑直肠指诊、肛门镜检查、血常规、腹部超声波检查、电子结肠镜检查等诊断措施。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及时就医。
1.直肠指诊
医生会戴上手套,在患者的肛门周围涂抹润滑剂后轻轻插入食指,触摸直肠内部以评估是否有肿块、炎症或其他异常。此措施有助于发现可能存在的痔疮、息肉或其他可能导致出血的病变。
2.肛门镜检查
通过使用一根带有光源的小型内窥镜直接观察肛门及附近区域,通常在局部麻醉下完成。此方法可提供关于出血源以及任何可见损伤的第一手信息,指导进一步处理方案。
3.血常规
采集血液样本并对其进行实验室分析,包括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等指标。正常范围内的结果排除了因血液相关问题引起的肛门出血可能性;高白细胞计数可能表明感染存在。
4.腹部超声波检查
患者平躺于检查床上,医生使用高频声波扫描患者腹部区域,记录回声图像。该技术无创且能清晰显示消化系统结构,协助诊断可能引起排便困难与肛门出血的病因如胆囊炎、肝硬化等。
5.电子结肠镜检查
将一细长、柔软的内视镜从肛门伸入肠道,围绕整个结肠进行全方位检查。能够直接观察到结肠末端至回盲瓣之间的所有部位,对于发现肿瘤、息肉及其他潜在问题至关重要。
在处理肛门出血伴排便障碍时,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肛门黏膜损伤。同时,保持规律的大便习惯,避免长时间憋便,以减轻排便时的不适感。
2024-01-21 11:10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大便失禁即肛门失禁(copracrasia)是指粪便及气体不能随意控制,不自主地流出肛门外,为排便功能紊乱的一种症状,亦称大便失禁。肛门失禁的发病率不高,但非罕见。虽不直接威胁生命,但造成病人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严重地干扰正常生活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