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普外科> 巨脾症> 中医治疗巨脾症

医生回答(1)

林林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中医治疗巨脾症可以考虑中药调理、针灸疗法、拔罐疗法、穴位贴敷等方法,对于腹水的患者也可以遵医嘱进行腹水引流术。如果症状没有缓解甚至加重,应尽快就医。
1.中药调理
通过服用具有健脾消食、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方剂来改善巨脾症的症状。因为中药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脾脏肿大引起的不适感。
2.针灸疗法
选择特定经络上的穴位,如足三里、关元等,运用传统的针刺手法,在无菌条件下将特制的针具刺入人体皮下组织,然后行一定的提插捻转手法刺激腧穴,每次治疗30-60分钟。针灸能够调节气血流通,对于巨脾症伴随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3.拔罐疗法
使用玻璃罐或者竹罐,在医生指导下放置于特定穴位上,利用负压吸引原理产生局部淤血现象,一般留置5-10分钟。此方法有助于促进淋巴循环,缓解因脾脏肿大引起的腹部胀满感。
4.穴位贴敷
选取特定穴位后,将药物研磨成细粉,加适量辅料调制成饼状,外敷于选定部位,每日一次,每次约4-8小时。该方式旨在通过皮肤吸收药效,发挥其温阳祛寒、健脾利湿的作用,从而辅助减轻脾脏肿大的症状。
5.腹水引流术
在超声波引导下穿刺腹壁,插入一根软管至腹腔内,连接一个负压装置持续引流出过多液体。腹水引流术能迅速降低压力减轻患者呼吸困难及腹胀症状;长期积聚的腹水会导致器官受压引起功能障碍甚至衰竭,因此需定期抽取以防止并发症发生。
在接受中医治疗期间,应保持充足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脾脏负担。饮食方面宜选用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食物,如小米粥、蔬菜泥等,补充身体所需养分的同时不会增加脾胃负担。

2024-01-18 05:1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