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肝胆外科> 阻塞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治疗

医生回答(1)

常光喜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阻塞性黄疸的治疗可能包括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硬化、胆管支架植入术、皮下注射白蛋白、血浆置换等治疗措施。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以评估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1.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硬化
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硬化是指肝脏内部的小胆管出现炎症、纤维化和瘢痕形成,导致胆汁无法正常流出体外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该病通常采用抗炎保肝药物如水飞蓟宾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等进行治疗。这类药物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减轻肝脏炎症反应,改善肝功能,进而缓解黄疸等症状。
2.胆管支架植入术
胆管支架植入术是一种介入放射学技术,在X线监控下将金属或塑料支架插入狭窄或阻塞的胆管,恢复胆汁流动。该手术常在局部麻醉下完成,可能需要住院。此措施通过机械扩张受压的胆道,增加胆汁流通量,有助于解除胆道梗阻,改善黄疸现象。但需注意可能出现感染扩散的风险。
3.皮下注射白蛋白
皮下注射白蛋白适用于低白蛋白血症引起的水肿及失血创伤、烧伤引起的休克。一般情况下,每次剂量为0.5-
4.血浆置换
血浆置换是利用膜式血浆分离器或其他类型的血浆分离设备,分离出含有致病因子的血浆成分,同时补充健康个体的血浆。治疗频次依病情严重程度和响应情况而定。该方法移除了可能导致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异常免疫球蛋白,有助于控制溶血状态。施行前应评估有无出血倾向及其他禁忌证。
在治疗阻塞性黄疸的过程中,患者应注意饮食调整,避免高脂肪食物,以免加重肝脏负担。同时,定期复查影像学检查以及血液生化指标监测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

2024-02-02 18:4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