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科> 中医妇产科> 经行泄水> 经行泄水是怎么引起的

医生回答(1)

余奎学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经行泄水可能因肾阳虚衰、气血虚弱、脾肾阳虚、肝郁气滞或痰湿凝滞引起,症状表现为月经期间出现频繁的排尿现象。建议患者到医院就诊,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
1.肾阳虚衰
肾阳虚衰导致肾脏不能正常蒸腾和温煦津液,使水道通调不利,从而出现经行泄水的症状。可选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中药方剂进行调理,需由专业中医师指导使用。
2.气血虚弱
气血虚弱会导致胞宫失于濡养,失去固摄作用,进而引起经行泄水的现象。可以考虑服用八珍汤、十全大补汤等中药方剂改善病情,同样需要咨询专业医生。
3.脾肾阳虚
脾肾阳虚时,脾脏运化功能减弱,无法将水湿上承至肺,肾阳不足则膀胱气化无力,故而会出现经行泄水的情况。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艾附暖宫丸、理中丸等药物进行调理。
4.肝郁气滞
情志不畅,肝气郁结,疏泄失常,气机阻滞,影响到冲任二脉的通畅,导致月经量多如崩。针对此病证,可采取疏肝解郁的方法来缓解不适。代表方剂有逍遥散加减,其主要成分为当归、白芍、柴胡、茯苓、炙甘草等。
5.痰湿凝滞
痰湿凝滞容易阻碍气血运行,导致胞宫气血运行不畅,进一步影响到正常的生理活动,出现经行泄水的现象。此时宜采用健脾祛湿、化痰止带之法,常用方药为完带汤加减,其中包含党参、白术、山药、车前子、苍术、陈皮等药材。
针对经行泄水,建议患者平时注意保暖,尤其是下腹部和腰部的保暖,以免加重症状。饮食方面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营养均衡。必要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激素水平检测、超声波检查以及基础体温测量等,以评估身体状况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2024-03-31 02:0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