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心血管内科>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吃什么药

医生回答(1)

林东升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可以考虑服用氟桂利嗪、尼麦角林、倍他司汀等扩血管药物,也可以遵医嘱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或抗凝药物氯吡格雷。由于该症状可能与脑血管疾病相关,建议及时就医以便进行专业评估和治疗。
1.氟桂利嗪
氟桂利嗪通过扩张血管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增加脑组织供血供氧,从而缓解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等症状。本品能增强耳蜗小动脉血流量,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提高前庭功能阈值。适用于梅尼埃病、眩晕症等。
2.尼麦角林
尼麦角林能够促进脑血管扩张和血流增加,有助于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的认知障碍。此药物具有促进脑血管扩张的作用,可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循环。用于脑梗塞后遗症、脑出血后遗症等。
3.倍他司汀
倍他司汀可以解除血管平滑肌痉挛,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从而改善脑部微循环,缓解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呕吐等症状。本品为组胺类药,具有扩张外周血管作用,能对抗5-羟色胺所致的血管收缩反应。可用于梅尼埃综合征、眩晕症等。
4.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减少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前列腺素E2和TXA2的合成,进而降低血液黏度,预防血栓形成,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情况。本品具有解热镇痛及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常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痛、关节痛以及女性痛经。
5.氯吡格雷
氯吡格雷阻断ADP受体,抑制血小板活化,防止血小板聚集,从而预防缺血事件发生,对于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有较好的效果。本品主要通过选择性地抑制二磷酸腺苷(ADP)介导的血小板活化而产生抗血小板作用。主要用于冠心病二级预防。
针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建议进行颅脑磁共振成像、超声心动图等检查以评估血管状况。治疗通常包括口服扩血管药物,如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尼麦角林片等;病情稳定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丹红注射液等静脉滴注。患者平时应注意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不动,以免加重不适症状。

2024-01-23 12:1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