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血液科> 血浆白蛋白降低> 血浆白蛋白降低的原因

医生回答(1)

丁国良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血浆白蛋白降低可能是由于营养不良、肝硬化、肾病综合征、自身免疫性疾病或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营养不良
血浆白蛋白主要由肝脏合成,当机体摄入不足或消耗过多时会导致蛋白质合成减少,进而引起白蛋白浓度下降。补充优质蛋白质如鸡蛋、牛奶等食物可以改善低白蛋白的情况。
2.肝硬化
肝硬化患者由于肝脏细胞受损导致肝功能减退,影响了白蛋白的合成和代谢,从而出现血浆白蛋白降低的现象。对于肝硬化的治疗通常包括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以及保肝药如水飞蓟宾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等。
3.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肾脏过滤功能异常,导致血液中的白蛋白通过尿液流失,使白蛋白水平降低。常用治疗肾病综合征的药物有环磷酰胺注射液、他克莫司软膏等,需遵医嘱使用。
4.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导致体内产生针对自身蛋白质的抗体,这些抗体会攻击并破坏正常的白蛋白分子,使其提前分解,从而降低其浓度。常用的治疗方法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龙片、甲泼尼龙片等,具有抑制免疫应答的作用。
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会引起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促进蛋白质分解,加速新陈代谢,导致白蛋白被过早地分解掉,从而降低其浓度。治疗甲亢的药物主要有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需要医生指导下服用。
建议定期监测血常规和生化指标,以评估白蛋白水平的变化。必要时,还可进行肝功能测试、肾功能检查以及甲状腺功能测定,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相关问题。

2024-04-03 15:0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